台湾蝴蝶兰产业的省思与检讨―对商业周刊报导的回应之一
发布时间:2010-10-07
在2007年7月23日1026期的商业周刊,以26页的内容与耸动的标题“一家公司干掉一个王国”,对于蝴蝶兰产业进行报导。台湾媒体已泛滥成灾,有许多报纸、周刊、杂志、有线电视等,加上无数的网站与部落格,这些传播媒体对于台湾兰花产业都是一面倒的报导,由台湾兰n与温室内部兰花之美而共同塑造成一个假象:台湾蝴蝶兰产业是天下第一,台湾是不折不扣的蝴蝶兰王国。在商业周刊此篇文章内容,对于台湾兰花产业的基本问题与国际行销上的遭遇现象,其报导还是十分含蓄,只是点到为止。例如台湾兰花的病毒问题与检测能力,大苗海运输送后的品s,品种的使用与品种权,台南兰花生技园区的营运现况等,这些现象与问题,或许是报导篇幅有限,因此只有点出现况的一二现象。但是在所有的媒体报导中,这是第一次有媒体对兰花产业说出真话,道出事实。对台湾的官学研此铁三角集团,对此报导可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也可以持续s更多理由加以解释,可以继续歌功颂德,更可见到直接式的情绪反应而骂声连连。但是对于产业界的经营者而言,除了借此周刊内容以了解国际蝴蝶兰产业的真相,也必须重新思考个人与公司的定位。产业界除非要停留于内销市场的自我竞争,否则一定要面对此事实:蝴蝶兰产业已成为国s产业。要走向国际,则必须面对荷兰此国际强敌。
商业周刊点出了问题,说明了已存在的事实,但是并未提出应对之道。网站此篇文章的目的即是提出我个人的看法“要如何使台湾蝴蝶兰产业走出国际”,文章共有三篇。此为第一篇”省思与检讨”
台湾蝴蝶兰产业已有一些成功的经营者,在欧洲持续拥有350- 450万株的销售量。在日本,一些信誉良好的老兰园与日本顾客维持多年的交情来往,也可把握数百万的大白花市场。在韩国,还是有着购买三及氪竺绲目突АT2006年,欧洲贸易商到台湾与大陆“扫购”种苗。在2005年之后,台湾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将蝴蝶兰附带介质行销美国的国家。在这些利多的好消息之下,台湾蝴蝶兰产业的问题是什么?主要的问题还是此产业的本质仍是停留在经验传承,停留于混沌不清的生产型态,停留在以种源优势与育种能力而自满。对于产业,无法建立量产技术,无诮立制度,无法改变观念,无法培育人才。因此“技术、制度、观念、人才”等四项即是台湾产业需要面对的根本问题。如果台湾产业愿意维持现况,维持此种抢短线、抄近利的作业状况,台湾蝴蝶兰产业还是不会灭亡,不会萎缩,只是维持现状,仍然维持此3000万株上下的规模。如果产诮绺试钢幌奕绱耍那么根本不必在意商业周刊的相关报导。如果台湾产业希望更大、更多、更好,希望持续发展,那么产业则必须重视此技术、制度、观念与人才等四项问题。
以台湾产业的强项而言,是否持续拥有种源优势已出现问题。荷兰种苗公司早已不断地诩台湾的品种,更至其他国家收集种源。在育种能力方面,台湾是强项,但是台湾育种的主要目标是兰展比赛花,是使用于趣味栽培的市场,不是用于消费市场需要的量产品系。因此原来台湾主要的蝴蝶兰品种大红花与大白花,原来是用于国内年节用花与国际市场中日本与美国华人世界。谄谙吕矗一方面对于多花多梗品系并不熟悉,一方面也未能把握市场的脉动。事实上只要彻底了解这些大白花、大红花的生长特性,都可改变栽培方式使其成为欧洲需要的双梗中轮花。
在经营理念上,即要厘清产业的经营目标:是短期求利还是长期经营。如果只谧非蠖淌奔涞睦益收入,无法进行长期的布局,只有永远面对短期的市场需求。在此种市场不明的情况下,生产规模无法放大。而若一昧放大规模但是不求品质之增进,反而以低成本、低品质而大量倾销方式以攻占市场。对岸中国大陆有更多低品质商品随时可竞争低价市场。
一、荷兰: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
到荷兰参观其治水工程之宏伟。其水利工程不是一天造成,而是经过规划与施工,分年分期一段一段的完成。荷兰的花卉产业也是同一程序、同一概念、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在长期经营下,一点一滴建立今日的规模n组成荷兰产业的根本要素也是“技术、制度、观念与人才”。
以花卉产业的技术而言,荷兰每一种生产的花卉,例如百合、菊花、火鹤花、郁金香、凤梨花等,都有完整的栽培技术,行销制度与全球市场的开拓方式。在研究发展,在人才培育等都已建立制度。而n旺盛的企图心与全球市场经营的理念,更是一般开发中国家所无法想象。今日荷兰人在蝴蝶兰产业的步步进逼,逐渐掌控全球市场,所凭借的正是其国家于农业各种产业的多年基础。在“技术、制度、观念、人才”四大要素中,后三项因子已是纯熟,只要逐次建立兰花生产技术,其蝴蝶兰n业即振翅高飞。这也是BSE研究室往往以一高与二高开车比喻荷兰人在蝴蝶兰产业的进展。
在花卉产业之背后,政府的角色是什么?政府人员与花卉产业的相关性可区分成两大类。第一类为行政人员。荷兰公务机关行政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在此不予讨论。第二类为研究人员,包括学校教师与研究机关人员。荷兰由于花卉产业已有一定规模,因此可吸引人才在此产业就业。也因产业强大,可以与政府研究人员保持合作关系,进而影响研究人员而使其研究项目不至于与产业脱节。在产业人才培育方面,花卉产业足以吸引人才就业,而人才在学校已受到完薪逃,因此在技术研发与产业人才训练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
二、由文化层面讨论花卉产业
花卉产业在表层上看到的是技术面,是行销面。在技术面可区隔为品种育种,种苗生产,温室工业与机电设备,生产管理技术,储运与活力恢复等生产技术。在行销面包括整体市场规模,通路物流系统,行销制度,拍卖制度,政府法令与人员素质等。观念建立与人才培育等两项因素在花卉产业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实际上却是产业的根本基础。如果以文化的整体层面观察此产业,则可区分成技术面、制度面与观念面。技术面是代表人与鹊墓叵担一般人容易接触理解。制度面是人与人之运作相处。产业自原始的原料生产发展至行销,即必须面对此制度面。思想观念面代表人自己内心的思考意识,也是其判别标准之所在。一般人或是一个整体社会,在面对问题时都只是自技术面开始思考比较。直到发现提升技术之后仍然不冉饩鑫侍猓才能自省是否在制度层面产生了问题。在制度建立而问题依然存在又无法改善现况,才有少数人能够深入反省是否需要由思想观念加以转变与革新。要执行技术面、制度面与观念面则需要人才。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恰可验证此种技术、制度、观念三却蔚谋淝āG宄屡次被英、法两国打败,认为只是技术不如人,因此建船厂,造枪械,高喊“船坚炮利”。不料军舰吨位虽然高于日本,仍在甲午战争惨败。开始有人觉悟要在制度面上改革。因此才有百日维新中废科举、兴西学、君主立宪等改革。然而清朝仍是虚弱不振。在八国联军之后雀有人认为必须在思想面要彻底革新,因此才有民国初年的全盘西化。这些运动、这些变革,只是沿着技术、制度、观念等三层次逐渐的转变,但是对于根本问题并未了解,最后当然是一事无成。
兰花产业在台湾,在中国大陆都还不算是规模宏大的产业。台湾一壤蓟ú业的总值无法与单项水果比较。但是其产业发展与面对国外对手的直接反应,也是沿着技术、制度、观念之层次。面对荷兰此对手,一些大厂最直接的反应是自认为技术无问题,行销无问题,只有温室与自动化设备不如荷兰,只要政府辅助引进荷兰高屋顶自然通风型温室与自动化设龋一切问题都解决。此种想法正在台湾蝴蝶兰产业中开始蔓延。将产业的不利全部归罪于设备不如人,而要求政府补助引进此荷兰式生产设备。十分讽刺地,荷兰产业正为此高屋顶自然通风型温室的降温能力苦恼,更因设备过度自动化与机械化造成过度投资而伤神。台湾业者反而盲目的要纫进温带的温室与设备。二十年前,自荷兰直接引入Venlo型温室无法使用的教训已被这些业者所遗忘。
三、台湾蝴蝶兰产业的内涵
台湾兰花产业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可以自技术、制度、观念三层次加以检讨,而衍生之问题是人才的培育
再来讨论台湾蝴蝶兰产业面对的问题,首先是台湾兰花产业的自我定位是什么,是趣味栽培,是自生自灭,或是国际竞争?
(一)趣味栽培
如果自我定位为趣味栽培,台湾兰花产业目前的现况根本不是问题。可以持续培育新奇品种,可以持续举办兰展,来往的对象是世界各地的育种家、趣味栽培者、观光客。当然更可以结合休闲农业,创造观赏功能。台湾兰业若是I限于此境界,也不用担心荷兰此对手。因为两个国家的发展目标不同。台湾有400家以上的育种者,代表有400个以上的种源库,每煽梢圆欢系赜出新品种,成为世界新品种的供应者,再以便宜的价格售出。以荷兰人的立场,一定不会与这种趣味栽培、育种加兰展推销的产业相互竞争,反而乐于见到此型产业存在。就是台湾本身不再举办兰展,荷兰贸易商也将出钱出力为台湾举办兰展,提供奖金鼓励台湾业者不断育种
(二)自生自灭
这种产业经营型态即是少量多样化的生产方式,以积少成多方式销售产品。自品种选育、组培苗生产、种苗量产等阶段,都不知顾客的需求是什么?未来的顾客在哪里?只有求得售出现有的产品,而不能规划未来的行销市场以计画生产。在世界兰花种苗需求量尚未饱和之阶段,此种自生自灭的生产方式其特色是种类繁多、成本低廉。因此对于新兴市场的初入门者具有吸引力,也因此在此阶段“永远有顾客”。但是就是”没有永远的顾客”。
(三)国际竞争
台湾已有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他们在欧洲,在美国与在日本,都有一定的客户,这些公司将来都是台湾兰界接受考验的中流砥柱。这些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公司在台湾不见得是规模最大。但是都能在全球市场找到自己的定位,努力的经营。这些公司也不会浮现台面到处宣扬。
台湾大多数的兰园或是兰花公司在国际竞争下必须面对着如下问题:
A.技术面
在量产技术方面,能否做到生产的数量与时程都能合乎生产计画?生产的品质能否一致?对于售出的产品能否持续提供技术支援?这些B术问题已在网站文章中一提再提。
台湾兰界有些人一方面自称技术没问题,自认品质是天下第一,但是已悄悄开始沿用荷兰人的栽培技术。例如以白日28℃、夜间26℃进行栽培。盲目引进植床搬运系统与自然通风型温室。近年来,连太阳能板都可以用来与蝴蝶兰B室挂钩。
B.制度面
在生产流程中无法精确化,无法建立量化管理制度。无法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复制其生产过程。
在市场开拓方面,无法依海外市场的文化背景、消费习惯以决定生产的品种。政府法规方面,未能因应技术发展与时代背景而修正。这些制度问题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下,一一浮现而恶化。
C.观念面
这是兰花产业的根本问题,未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未能了解认清此国际竞争下的能力需求。在自卑又自大的心态下,不能认清对手,更不能认清自己。
以趣味栽培者的概念,以自生自灭的经营方式来从事国际竞争。因为自卑,因此处处要求政府补助。因为自大,因此无法看清外在的世界。
D.人才面
人才培育是台湾兰花产业的根本问题。至今台湾尚未有合格的师资,有合理的教育课程可以训练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在教材方面,Anthura公司已出版”Cultivation Guide Phalaenopsis”此书,台湾学术界至今连一本栽培手册都未见。在学生招收方面,各农学院科系录取分数在所有科系的排名等级已居于后段,学生素质无法与二、三十年前农学院的学生所能比拟。因而形成了此现实面的恶性循环。农业无法形成企业,无法引入优秀人才,因此农学院无法留下人才。无人才投入农业准备接班,此农业更难形成产业。人才培育问题其影响不是短期呈现,但是在五年、十年后,台湾竞争力更为下滑。
四、知耻近乎勇?睁眼说瞎话?
商业周刊报导兰花产业之后,台南县政府官方召开记者会,其澄清内容如下:
(一)贸易额统计基础不一致:荷兰总产量统计数字引用荷兰拍卖市场的统计有误差,荷兰是每年从台湾、大陆泰国德国进口大量瓶苗、大中小苗皆会在统计数字中重复算入荷兰的总产量,而台湾的统计则以大苗为主,瓶苗的部份则被忽略,因此统计出的两国全球市占率并不准确。
(二)生产效益评估基础并不一致:台湾是以生产瓶苗、大、中、小苗等半成品输出,荷兰以开株成品输出,开花株生产期只需4个月,而瓶苗培育至大苗却需15个月左右,成本不同且衍生利润价差甚大。
(三)荷兰兰花产业发展条件优于我国
(四)无病毒种苗成为获利关键
在第一项贸易额统计基础不一致的声明内容“荷兰每年自台湾、大陆、泰国、德国进口大量瓶苗,大、中、小苗”。只要查看荷兰四大种苗公司的供应量与荷兰开花株的销售量,即可对照荷兰每年自国外进口多少种苗。
在第二项生产效益评估中,荷兰业者若自二济缭耘嘀量花株,需要11个月氯糇宰榕嗝缭耘嘀量花株,需要17个月。哪里有“开花株生产期只需4个月”之数据。在荷兰只有一家台湾业者经营的公司直接向台湾兰界购买3.5己T舜竺缃行催花销售,并非荷兰公司都是向台湾购买大苗。这些与会人员就依此认为荷兰业者都是直接向台湾购买大苗,只要四个月的栽培驴沙鍪邸
一些人以政府公费漫游荷兰不知已有多少次?对于荷兰兰花产业的发展竟是如此陌生?是根本不了解荷兰在国际竞争下的产业发展方式,或是为了死要面子而睁眼说瞎话?在现今阶段,荷兰兰花产业对于台湾大多数以大红花、大白花为主的业者仍未有直掠跋臁U庑┣樾鞣从χ皇谴表放不下“天下第一”的优越感与面子。
五.北美洲:台湾与荷兰的竞逐点
近年来,台湾兰界在美国的发展开始有此趋势,自西岸与东岸渐渐往中间的二线城市移动。在荷兰产业的压力下,弃守主要的消费地:掳都又萦攵北地区。藉由蝴蝶兰开花株输送不便的特性,自台湾直接运输大苗至二线都市的基地,在当地建立催花基地,就近供应市场。
在台湾历史的发展过程,这种退让与迁徙的故事不断地演出。台湾的开发历程汉人先到西部,平埔族与山地族被迫放弃平原,率氐苯衿依铩⒚琅ā⒎嵩等山畔或盆地。汉人日渐增多,在平原不够发展,即将势力延伸。原住民只好再度弃守,逐渐往深山移动。
台湾兰界如果在美国最大的消费区:加州与东北区,无法与荷兰竞争而退守中部二线都市。在未来荷兰产业自东西两岸进入中间地拢台湾兰业是否再度自二线城市退缩至三线小城市?
六.台湾与荷兰
台湾与荷兰的蝴蝶兰产业,其发展主流并不相干,因此真正的竞争问题还不是现在,而是未来。
台湾除了现有一千万以内的内销市场以大红花轮鳌V饕的外销市场是日本与美国华人世界,品种以大白花为主。近年来,增加了韩国的大红花市场。消费方式是以组盆出售。
荷兰的主要市场是欧洲,以单株出售。为了迁就运输系统,兰花高度低于70公分。由于单株出售,为了增加价值感,因此要求双梗以上率堑スS蟹植妫花朵大小也自小轮花逐渐增大。随着市场扩大,荷兰人自西欧扩展至东欧与南欧。为了降低成本,近年来到中国大陆建立组培苗生产基地。而美国市场也在2007年之后开拓,其市场诉求不是华人世界的大白花与大红花,而是美国人的基本消费市场,用以取代原来切花的消费隆
台湾与荷兰的商业往来,除了少数公司与欧洲兰花公司结盟,定期定量供应组培苗。其他的贸易往来是以少量多样化的方式向荷兰输出品种(而不是输出种苗)。在2006年荷兰种苗缺货,台湾与大陆才有此新兴市场,得以向欧洲分别输出数百万与3000万株的种隆
荷兰是将蝴蝶兰视为产业,沿着此国家花卉产业的经营方式在世界各地布局。台湾兰业的主流则是在趣味栽培与自生自灭之双重方式,继续蹒跚的前进。
六.扎根与固本
商业周刊点出了存在的事实,不论官方卵术界再如何粉饰太平,事实就是事实。因此重点不是以更多谎言以掩盖事实,而是面对此现况,好好思考未来要如何发展。
台湾与荷兰兰花产业的互动有:1.荷兰藉由贸易商到台湾收购”品种”,2.台湾少数的兰业公司有能力外销”种苗”至欧洲,3. 2006年荷兰种苗缺货,台湾运输到荷兰的组培苗与二济缡量增加了数百万株,4.台湾与荷兰在美国西岸与东北地区开始竞争。
台湾的蝴蝶兰产业型态共有三种:1.趣味栽培与育种, 2.自生自灭式生产, 3.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对于第一型态的兰园,这是国际兰业发展的杀荆因此绝对可以生存。只可惜此种经营方式,可以自娱,可以挣得蝇头小利,但是难以发展成为大产业。对于第三种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兰业公司,这些都是经过千锤百链而能够存活成长的公司,也是台湾兰花产业的基石。但是对于第二型兰园,也就是台湾大多数的兰园,有些是规模小梢虼嗽谑谐⌒邢并没有谈判的本钱。有些是规模大,但是未能进行计画生产,未能提升技术与生产品质,只一昧放大而只求以低廉产品取胜。这些都是在未来国际竞争下难以生存的一群。
台湾大多数的兰园,若只是自限于国内市场,其生产问题则相对单纯。但是晒其他兰园在外销市场受阻之后,其产品栽培至开花株还是倾销于国内市场,因此这些内销为主的兰园还是免不了受到国际市场的波及牵连。许多兰园已涉及外销,但是未能因应市场之变迁,未能计画生产,因此永远陷在短线经营,急于将现货脱手的经营漩涡中。
如果台湾甘于自限于此大白花、大红花的组盆行销市场。换言之,将市场行销定位于国内内销、日本、韩国与美国华人世界。每年维持2000- 3000万之销售量。以目前之现况,此市场仍可维持一段时日,也没有立刻复顶灭绝的危险。以大白花、大红花生产为主的兰业人员对于商业周刊的报导,那只是情绪一时的反弹。在一段时日即忘了有此回事,继续沉溺于天下第一蝴蝶兰王国的美梦。
如果台湾蝴蝶兰产业要走向国际,要创造更多的产值,为台湾农业带来更多的收入,使得农村有更多年轻人投入,商业周刊的报导只是一个警讯,其内容还是十分ㄐ睢D敲刺ㄍ謇蓟ú业就要痛定思痛,面对自己的问题加以解决。自“技术、制度、观念、人才”四要素加以努力。不是只急于眼前的小利,而是准备全球的布局,更要加强此产业的竞争力。相关内容则在此篇回应文章之第二篇“固本与扎根”加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