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资讯动态 >国内资讯
马铃薯产业系列报道---中国人的土豆情结之一
发布时间:2010-10-07
如果没有了土豆,中国很多人的胃口就会失落,我国北方许多贫困山区农民的生活将难以为继。土豆在中国是舶来品,在西方叫“马铃薯”,引种国内后称“洋芋”,有些地方的农民亲切地称之为“山药蛋”,虽然土豆不是国人原创,但国人之土豆情结却是世界上最浓厚的,尤其是贫困地区对土豆的钟情非同一般,过去有“救命蛋”之誉,现在又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最早的土豆诞生在遥远的南美安第斯山脚,大约公元前200年,秘鲁印加古国的印第安人最早开始种植马铃薯,印第安人称之为“巴巴司”,由于在人民生活中有着十闹匾的地位,被尊奉为“丰收之神”。西班牙殖民者1537年首先在安第斯山脉的村庄里“发现”了马铃薯,并将马铃薯带回欧洲,大约经过了150多年才被欧洲人接受下来,随之热遍了欧洲大地,“改造了欧洲”,引起了“革命”性的变化。约在公元1719年从北爱尔兰引入美国,所以又叫“爱尔兰薯”。
  土豆从土里出来,一开始它就没有好的看相,欧洲人为此曾拒绝过它。后来欧洲王室一度把它当成花卉,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人们才发现了它的食用价值。起初土豆属王室特有,不允百姓种植,但好东西是禁不住的,很快就在欧洲风靡开来。
  土豆没有必要盎埃但国人之土豆情结不能不说。
  在中国也有400多年的种植历史。在从古到今的漫漫历史长河中,马铃薯作为一种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一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结下了深深的“土豆”情缘。
  公元1882年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吴其浚在其《植物名实图考》中描述为“味似芋而甘,似薯而淡,羹煮煨灼,无不宜之”,还说“山之西种之为田,俗呼山药蛋,尤硕大”、“闻终南山氓,种植尤繁,富者岁收数百担”。山西农谚说:“五谷不收也不患,只要有二亩山药蛋”。说明马铃薯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减灾备荒的好庄稼,作为普通食品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从读迨泶入中国在全国诸省扩展种植大约经过了四百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才真正迎来了产业发展的新时代。
  在我国,马铃薯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不可或缺的主要作物。从田间到餐桌、从食品到商品、从地头到市场,不起眼的“小土豆”嬗变为深受人们欢迎的时尚食品和农民与商家的财富来源,成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性主导产品,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受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