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1月17日 12:10 新浪农业
农业产业化最早从山东兴起,开始是为了解决小生产大市场的问题,我国拥有2亿多小农户,农产品除了自足之外,想要市场化是很难办到的。最初是把农户集合起来统一销售,然后是公司作为为龙头,但是到后面,问题就出现了。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发展的过程中,公司富裕了,但是农民因为相对弱小,所以利益得不到保证,一直受到公司很大的盘剥。虽然各a龙头企业都在强调自己一家企业可以带动多少多少的农户,但是真正的问题是,利润都在龙头企业身上,真正农民得到的实惠并不多。
农业产业区的提出
一个地区不应该只有一家龙头企业,多家龙头企业可以让农民有更加多的选择,更好的维护农民的利益。所以,不应该片面的提农业产业化,真正想让农民的产品有竞争力,需要调整,需要提倡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农业产业区。它和产业化的区别就是,产业化是一条链,公司加农户的形势,而产业区是一片地区有很多的农民和企业,大家都有选择。
这样的运┕婺J呛艽蟮模比如山东的运营形式就是一县一品,一个县它只发展一两个产业,做出品牌的优势,再比如在北京,一说西瓜,就是大兴的。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小农户解决了寻找市场的问题,一旦品牌优势找到了,就可以让潜在的客户自己找上门来。现在主要客户发现方式是批发市场┑是产品要送到批发市场速度很慢,很多情况是把产品集中运到批发市场,再由批发市场运送到全国各地。所以农业产业区是一个全球的趋势,一个很大规模企业,形成的品牌优势,这个就可以解决传统的农业产业化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农业产业区一是能形成一个品牌的优势,二是形成一个完成的产业链,也就是从生产,仓储,深加工,为一体的集合,以延长可销售的时间和产品的附加值,三是规模一旦达到一定的程度,那么农产品的品种和成熟周期都可以选择了,这个也是经济地理学中的规模递减,就是一个公司的规模一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产生规模递减,但是如果是一大批的小公司集合到一起,非但不会规模递减还会规模递增,这个问题墒蔷褪遣业集聚,就像现在的中关村的电子业一样,其实农业同样可以有这个效应。
现在我们国家很多比较优级的产业都在走这条道路。就像北京苹果,桃子的规模性产业,这个就很好的体现了产业聚集的优势,产品更加的周全,销售的周期大大延长,当地的批发市场,交易会,旅游都跟上了。一旦产业集聚到一定的程度,每个成员的分工就会比较的细致,种植,物流,销售分工清楚,相对于一个小农户兼任所有的职能,明显的要优化了很多。所以为什么要做产业集合,就是强化分工,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种类最多,价格最便宜,质量最好。
所以产业集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已经落伍了,现在应该的做到农业产业区。当然这个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比如今年广西很多地方种香蕉农户血本无归,原因是因为政府突然鼓励农民大批量的种植香蕉,但是因为是突然加大种植,而且仓储,物流,加工,都没有跟上,所以最后导致香蕉的价格暴跌。
我国片面的农业产业化是有害的。农业产业化中的公司加农户,以公司为主导的模式,可以压榨农民利益。但是如果是农业产业区,问题就可以解决。
农业合作社在产业化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农业合作社还是很难形成p模,因为合作社要需要领导,而领导需要有很强的能力和合作能力,中国联产承包那么多年了,所以一般的人都倾向于自己干而不是和别人合作,自己干可以节省很多的成本。农村里面各家的成本还是不同的,所以一旦人人入股成立合作社,那么矛盾也会产生。还不如成立公司,然后直接p购。中国大部分的合作社都是公司性质的。只有在合作的成本小于单干的成本的情况下才能去合作。但是一旦牵扯到利益的情况下,成本就会增大了
总之, 农业企业毕竟还是以营利为利益的,所以对农民的压价是不可避免的,这需要引进多家企业形成有效地竞争机制。当农民收成好的时候,企业就压价,当农民受益差的时候,农民就提价,这其中没有一种有效地市场化管理的机制,关键还是应该加快产业区的建设,一个地区还是应该发展规模化产业,引进多家的企业,扩大农户的数量,形成互相选择的状况,只有这样,企业才不能无傻难拐ヅ┟瘢而农民才能因为竞争而极力的提升自己的服务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