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花
一、植物简介
叶子花属紫茉莉科,叶子花属植物。又称宝巾花、三角花、九重葛等。木质藤本。具刺,枝叶密生茸毛;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至椭圆形;花3朵聚生于枝端,不显著,为有色的苞片所包围,苞片形似叶,颜色似花,大而美丽,为主要的观赏部分。叶子花原产南美巴西附近沿海岛屿,喜温热、阳光强烈的环境,较耐高温干旱。叶子花品种繁多,较早引入我国栽培的紫色品种较为普及,也颇耐寒,成都可露地栽培过冬。在广东、广西、福建、云南南部终年开花不断,可用以布置于花园、门篱、花架做ㄊ危也可盆栽,各色品种竞相斗艳,姹紫嫣红。
二、有效的培养方法
1、培养基配方
诱导及n化培养基 MS+BA 2mg/L+NAA 0.2mg/L+LH 500mg/L。
继代培养 MS+BA 0.5mg/L+IAA 1.5mg/L。
生根培养 1/2MS+NAA 0.3mg/L。
PH值调为5.5~5.6。培养温度白天为25~27℃,晚上18~22℃。
2、培养程s
(1)取材 取已有一定树龄的叶子花枝条带节的嫩茎,一般以当嫩茎抽出不久,叶片还未展开的材料为好。
(2)灭菌 将嫩茎取下后,取具2~3个节的顶芽,剪除叶片,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经75%酒精浸泡30~60s,再用0.1%升汞溶液消毒8~10min,无菌水洗3次,然后切取茎尖,接入诱导培养基。
(3)生长及分化 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的茎节,随腋芽原来发育的程度,可在1~3周内萌发出新的枝条。4~5周后,枝条长到2~3cm长时,可将新梢切割,转移到i代培养基上。在一般情况下只诱导出1~2个新芽,中等的情况3~4个芽,最好的少数情况有7个新枝条长出。
(4)生根培养 当芽长至2cm时,可分切成单芽移到生根培养基中使其生根成苗。
三、质量标准及调控技术
在茎节的初代培养时,常发生因茎尖过于幼嫩在消毒过程中发黑死亡的现象。在诱导培养中,激素的使用浓度还与接i枝条的老、嫩有关。较老的枝条激素用量可稍高,较嫩的枝条激素的用量可稍低,否则过高的激素用量会导致皮孔长出愈伤组织,并逐渐使整个外植体愈伤组织化。
在适当增加磷、钾元素并将糖用量增加到40g/L的条件下,在深红色品种的继代培养中,屡次发现在瓶中开花,最好的情况可达实验瓶中植株总数的一半左右。
程治英(1987)报道,在MS+BA 2mg/L或MS+BA 2mg/L+NAA 0.2mg/L的培养工丰接种了毛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重瓣叶子花(B. double)、双色叶子花(B. red and white)和斑叶叶子花(B. glabra)等带腋芽的未木质化的茎段。试验发现,从接种到成苗约需4~5个月;试管苗生根约需12~21d,比扦插苗>为提前;试管苗开花也比扦插苗早得多,通常随品种及条件而异,出瓶种植后83~150d就开花了。
沈清景(1987)用白色叶子花的茎尖和带腋芽的嫩茎切段,在MS+BA 1mg/L+NAA 0.1~1mg/L的培养基上培养,15d后茎尖和腋芽生长,20d后展叶,形成无根苗。取无根苗的茎尖和带叶茎段在相同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可再获无根苗。取3~4cm小苗,移至MS+IBA 1mg/L培养基上,20d后可生根成苗。
四、出瓶苗的过渡管理
当幼苗在培养瓶中根生长到1~1.5cm时,即可进行移栽。将出瓶后的幼苗用水洗去基部的培养基,移栽至灭过菌的以3份土壤与1份堆肥混合的基质中。移栽前期,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这是过渡管理中的一个关键时期。生根植株定植到土壤中后,春季培育的可于半年后,即在当年秋季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