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组培纵览 >传统组培
蛇鞭菊(Liatris spicata)
发布时间:2019-08-08

有效的培养方法

1、培养基配方

诱导及增殖培养基  1MS+BA 5mg/L+NAA 0.2mg/L

2MS+BA 2mg/L+NAA 0.2mg/L

生根培养基  1MS+NAA 0.3mg/L+NAA 0.2mg/L

2MS+NAA 0.5mg/L

2、培养程序

1)取材  组培材料可以选用进口的原种种球或用正在生长的植株上刚萌发或未萌发的红色幼芽,在母株的选择上应选无病虫危害、生长健壮、花序长、盲花少的植株作为取材母株,才能获得优良的后代,保持其品种性状。

2)灭菌  取蛇鞭菊种球(直径1cm)经常规清洗后,在0.1%升汞溶液中浸泡40min,然后剥取芽眼,在3%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30min,用无菌水洗2次,接入培养基;或取大棚中栽种的蛇鞭菊植株的幼芽和幼芽抽长后的顶芽及侧芽,经常规清洗,在0.1%升汞溶液中浸泡15min,然后经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7~8min,用无菌水洗2次,接入培养基。

3)生长及分化  带芽眼的蛇鞭菊种球切块很快在诱导培养基(1)、(2)上萌发,植株的生长状况良好,并且增殖效果明显;20d左右可增殖3~4倍,未萌发的幼芽接入培养基(2)中以后,半月开始萌发,并进一步长成小植株,转接到相同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可以产生许多丛生芽,通过分切丛生芽进行增殖扩繁,待达到一定的生产量后,则可将丛生芽分切成单株进行生根培养。

4)生根培养  将增殖的植株分割成单株转入生根培养基后,10d左右均可生根。生根培养基(1)中的植株较(2)中的生根整齐且根系正常、粗壮。蛇鞭菊组培植株的生根较容易,NAA的浓度从0.1~0.5mg/L都可促其生根,进行规模化生产时,可选择NAA浓度较低的培养基。在生根培养基中连续培养60d以上,未观察到小球茎的生成,说明蛇鞭菊组培苗不易在培养瓶内结球。

质量标准及调控技术

蛇鞭菊组培苗生根后,根系呈放射状,根4~8条,浅绿色;植株直立,高3~4cm;叶3~4对,叶色绿,即可出瓶。

采用蛇鞭菊植株幼芽、茎节、侧芽或种球芽眼作为外植体,均可通过组培快繁技术获得大量植株,在不同生长季节都可生产蛇鞭菊组培苗,用于进行种球的生产。高浓度的BA5mg/L)对植株的增殖有明显效果,增殖率较高且增殖周期较低浓度的短,只需10d左右。但少部分有丛生现象,且易造成植株玻璃化。在生产中若缩短周期,可适当提高BA的浓度。但为了保证增殖植株的正常生长,不能连续使用高浓度BA的培养基。


出瓶苗的过渡管理

将生根植株取出洗净附着的琼脂,放入低浓度1菌灵中消毒片刻,直接栽于以腐殖土为主的基质中,移栽1月内,注意保水和遮荫。1个月后,幼苗开始迅速生长,此时可适当增加光照,并辅助喷施叶面肥。只要注意控制好湿度,成活率可达到85%以上。成活后,经6~12个月,可长成直径为1~2cm的种球。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