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指兰科等植物,常从茎尖或侧芽的培养中产生一些原球茎,原球茎本身可以增殖,以后能萌发出小植株。原球茎(protocorm)最初是兰花种子发芽过程中的一种形态学构造。种子萌发初期并不出现胚根,只是胚逐渐膨大,以后种皮的一端破裂,胀大的胚小圆锥状,称做原球茎。因此,原球茎可理解为缩短的、呈珠粒状的、由胚性细胞组成的、类似嫩茎的器官。在兰花的组织培养中,从顶芽、侧芽组织中和从种子中萌发的植株器官培养,都能诱导这样的原球茎。从一个芽的周围能产生几个到几十个原球茎,培养一段时间后,原球茎逐渐转矗相继可长出毛状假根,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再转移培养生根,形成完整的再生植物。扩大繁殖应在转绿前,将原球茎切割成小块,或给予针刺等损伤,转移到新鲜的增殖培养基上,可以增殖出更多的原球茎。一些种类可在慢速旋转的液体培养基中增殖。
开创这一繁殖方法的是法慈Morel,他在1960年就从感染病毒的兰花(Cymbidium)植株上分离茎尖(0.1mm),培养出了去病毒的兰花植株,同时也实现了快速繁殖兰花的目的。使用这一技术,可以使一个健康的兰花茎尖在一年内生产出400万株在遗传性上相同的健康兰花植株。从事商业性兰花生产的人,立刻理解到这囱芯康木薮蠹壑担很快就应用于生产,并建立了兰花工业(orchid industry)。实际上快速繁殖的具体实例,兰花是历史上的第一件。Morel的这一项贡献不仅是对兰花种植业的革命,而且推动了利用茎尖培养脱病毒、快速繁殖其他植物的研究。同时这一技术已成为繁殖兰花的标准方法。
目前在观赏花卉组培快繁的规模化生产中,通过这四种外植体的再生方式生产组培苗的途径都有包括。但最广泛的仍是丛生苗再生和不定苗再生两种,尤其是从顶芽或腋芽完全不产生愈伤组织,而直接分化丛生芽的方式,继代产生的组培苗,性状稳定,基本无变异,而被更放心地使用。采用经愈伤组织分化产生不定芽方式生产的组培苗需要进行变异性测试和试种后,才能进行批量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