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组培纵览 >脱毒快繁
马铃薯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
发布时间:2015-04-20

   鉴于当前农业经济作物生产上苗木(主要是无性繁殖作物)存在着严重病毒累积、品种退化、产量和品质大幅度的下降等问题,探索一种脱毒效果好、繁殖系数高、简易且经济的繁育良种及健苗技术,是当前农业经济作物种苗木生产中急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下面通过以马铃薯为例,进行热处理加茎尖培养结合病毒检测法获得脱毒苗的方法,简述植物组织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的应用。
   1 研究简史      
   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易感染病毒,当条件适合时,就会在植株体内增殖,转运和积 累于徒崾砜橹校并且世代传递,逐年加重。病毒的增殖与植物正常代谢极为密切, 目前尚没有发现既能杀死病毒又不损伤植物的药剂,病毒危害一度成为马铃薯的不治之症。1953年Nirris将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加入培养基中抑制病毒繁殖,并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获得青山(Green mountain)品种无PVX(马铃薯X病毒)的马铃薯植株。此后,通过茎尖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的技术迅速发展,为解决马铃薯病毒危害提供了有效途径,为生产提供优良种薯。目前,国际上用茎尖培养产生的马铃薯品种已达150个左右。  
   科学研究结果证明,侵u马铃薯的病毒有20多种。这些病毒一旦侵入马铃薯植株和块茎,就会引起马铃薯退化,出现各种各样的病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研究的结果还证明,病毒在植物组织中分布是不均匀的,并且受一定环境条件影响,在靠近马铃薯茎的顶端病毒浓度很低或不含病毒。根据这一特点,通过茎u培养可以获得马铃薯无病毒苗。另外,马铃薯病毒,有的对温度比较敏感,有的不敏感,但对植株或发芽的 块茎进行高温处理后再作茎尖培养,一般脱毒率都比较高。因此,在茎尖培养前,对植株和发芽块茎进行30~35℃,28天的高温预处理,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马铃薯茎尖培养脱毒方法  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结合病毒检测,对马铃薯进行脱毒,进而生产脱毒种薯用于生产,可有效地防止种薯退化,大幅度提高马铃薯产量。其主要脱毒方法如下:
   2.1 取材和消毒  将欲脱毒地品种块茎催芽,芽长4~5cm时,剪芽并剥 外叶,自来水下冲洗40min,于无菌室内用漂白粉溶液消毒后,无菌水冲洗2~3次。    2.2 剥离茎尖和接种  
   在无菌室内,于40倍地解剖镜下,剥取带1个叶原基地茎尖,接种于MS茎尖培养基地试管中。试管中的MS茎尖培养基包括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和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蔗糖和琼脂,pH值为5.8,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使用,每试管接种1个茎尖。
   2.3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茎尖培养的关键是奖脱毒后的茎尖透导生成带有完整根、茎、的植株,因此选择适合的培养基十分重要。对于马铃薯的茎尖培养来说,需要较多的NO3ˉ和NH4+ 营养,MS和Miller基本培养基都是较好的培养基,而且附加少量(01.mol/l~0.5mol/l)的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或二者都加,培养的效果更好。接种的茎尖培养于25℃、1500~3000LX光照条件下培养室内,3个月则长成3~4片叶的小植卦谖蘧条件下,进行切段扩繁一次,取部分苗进行病毒检测。    
   2.4 病毒检测     
   病毒检测是茎尖脱毒不可缺少的步骤。常用鉴别寄主即指示植物或血清学方法进行 检测,及时淘汰血清学阳性反应或在指示植物上有症状的茎尖苗,无任何反应的茎尖苗即脱毒苗用作大田快速繁殖。
   2.5 结果  通过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结合病毒检测法获得马铃薯脱毒苗,经病毒检测,除去了马铃薯中的病毒病,脱毒率可达100%。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