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资讯动态 >国内资讯
桂林马蹄莲组培苗问题频出,敲响配套栽种技术警钟
发布时间:2010-10-07
巫老伯是荔浦县花龙镇花龙(竹+贡)村巫家屯的农户,近10年的马蹄种植经验让他成为村里当之无愧的“马蹄明星”。从2003年开始,巫老伯以每亩地每年付600斤稻谷的代价租用其村民的土地种植马蹄,当年种植面积就达到14亩,今年更是又上台阶,一个人种植15亩8分地马蹄,这样的壮举让他一跃成为花龙村的马蹄种植大户,也带动起了村民们种马蹄的积极性。
    可是今年,巫老伯胆量和气魄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袖珍马蹄风暴”击垮了―― 15亩8分田里有11亩8分田结出的是拇指头大小的袖珍马蹄,别说上市,就是送给别人也没有人愿意来挖。而巫老伯的邻里乡亲们也不同程度地遭了这个“灾”。现在,巫老伯已无心去地里挖“袖珍马蹄”,只想找出原因,为自己和乡亲们的“袖珍马蹄”讨个说法。 同样的栽种经历,不同的结果
    按以往种植经验,每年立秋之前,巫老伯和乡亲们都是用前一年留下的本地马蹄种进行育苗种植。2002年左右,种马蹄的乡亲们都听到了一个新鲜词:马蹄组培苗。按有关部门的宣传,这种据说是通过细胞繁殖的马蹄种苗具有无公害、高产、大个、抗病等特点,用它种出的高产马蹄每亩达到3500--3700公斤,大个率更是达到46%--68.8%。虽然这玫穆硖阕榕嗝缑恐曷艏鄣搅0.4元,可是它可以连种两茬,算起来成本也不高。
    由于是新生事物,所以刚开始只有一部分乡民尝试种植。由于传说中说第二代组培苗繁殖的马蹄更高产,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乡亲们多是买少量的组培苗回来自己种植培育,然后将第一代组培苗所产出的马蹄进行留种,第二年再进行二代大面积繁殖培育。2003年,种植一、二代组培苗马蹄的乡亲有了不错的收成。看到乡亲种植成功,巫老伯也动心了。2004年,他从乡民手里买来一些二代苗做种试种了一亩地,没想到大获丰收。
    二代苗在巫屯种植的成功,让同村村民黄必金也有了很大的信心。2004年,黄必金购买了100株马蹄组培苗进行第一代的培育,到2005年,这一批组培苗不负众望地大发展成了4分多地的马蹄苗。因为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巫老伯赶忙从黄必金手里买了一批二代苗,并将它们全部种植到了自己扩大生的15亩8分地里。由于孩子在外地打工,巫老伯几乎全靠每天要付10元钱请一个工的价格帮忙完成,再加上每亩马蹄每年所必须花费的600--700元农药和肥料等相关费用……为了这15亩8分地的马蹄,小半年来巫老伯的直接成本已经达到1万多元。
    可是,这年的马蹄却让村民越种越没底 ―― 同样的马蹄苗在地里的长势截然不同:有的苗粗壮结实、有的却是瘦弱多病。在黄必金手里买二代马蹄苗的近10个村民的地里,也出现了“大苗”、“小苗”现象,而且大多数还是“小苗”。这到收获时一挖开土,大家心彻底凉了―― 凡是小苗的地里,马蹄都是袖珍型的,而且产量非常低。巫老伯在村里做了个统计,今年花龙村90%的人都是种二代苗的,而这其中有50%还要多的人买到的是“小苗”。
    巫老伯能要到的“说法”
    “一定是马蹄苗出了问题!”乡亲们愤而不解,巫老伯和黄必金等人谴未瓮农业技术推广站跑,想讨个说法,可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发动大家种二代苗,受的损失应该自己负责!
    12月20日,记者跟随巫老伯等人再一次来到了花龙村委会,当时农业技术推广站卖组培苗的蒙培必给巫老伯的回答仍然很干脆:推广站卖出的组培苗没俏侍猓一代苗种植没有接到投诉,是村民自己繁殖的二代苗出的问题。如果村民们觉得有问题,可以投诉工商12315。村民们不明白,2004年也是一样的种植方法却没有出现“大、小苗”,收成很好,为何今年却出现这么大的问题?可蒙培必仍然是那句话:他只卖了苗给黄必金,只对黄一人负责。至于其他人出现的问题,不能归他管。
    村民们急了,都说在推广站发放的资料上明确有可以种植二代苗的字样。蒙培必却说,可以种植不等于鼓励大家都种植,再说,经过了中间人的手,谁能再保证质量?如果中间人在种植时用发生了病虫害的苗,当然二司突岢鱿终庋那样的问题,这种责任不可能由推广站来负。
    巫老伯现在只想要个说法:究竟是组培苗本身的问题,还是真像推广站说的那样,是村民自己给自己埋下了“祸根”,是大家的理解和种植方法出了问题。
  组培苗市场有待规范
    记者带着两袋“大苗”、“小苗”以及它们所产的马蹄找到了广西植物研究所引种室书记蒋运生。蒋运生告诉者,由于目前的组培苗技术还有局限性,相当一部分种类的组培苗并不稳定,变异可能性大,因此使用组培苗进行二代栽种本来就有一定的风险性。
    “巫老伯今年是用第二代苗进行培育,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隐患的产生。”蒋运生说,现在出现大面积“袖珍马蹄”,很大可能是因为村民大面积使用第二代苗已经退化或变异的缘故。另外,在栽培第二代过程中,由于光照、气候以及水分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导致第二代马蹄苗质量下降。蒋运生说,就现在村民栽种的两种类型马蹄看,只能说明现在村民使用的组培苗不能用第二代来种植,但并不能以此简单的断定第一代组培苗有问题。
    虽然以目前的情况难以从种出的马蹄大小判断出责任究竟在哪一方,但蒋运生提出,“袖珍马蹄”慵的出现,至少是给目前并不规范的组培苗市场敲了一次警钟。
    “在一种组培苗还没有取得稳定的研究数据和充分的实验支持时,就盲目上市推广是对农民十分不负责任的做法。”蒋运生说,组培苗的不稳定性以及在推广中对种植技术介绍的缺位,都极有可能给忝翊来不可预料的损失。而与此同时,与目前相对完善的种子市场管理不同的是,目前组培苗市场并不规范,很多在市面上推广的组培苗并没有经过一个权威的检验单位进行统一审核检验,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在出售时不标明生产单位,让人难以辨明组培苗真正的“婆家”,最终导致“有阄薮ι辍"。
    因此,蒋运生提醒农民朋友在购买和种植组培苗时,一定要注意索要票据,对相关培育方法的宣传资料等也要进行留存并严格按照说明进行培育,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