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组织培养方法工厂化繁育树莓优良品种在我国首次取得突破性成功
发布时间:2010-10-07
树莓果实主要用于加工食品,不像草莓接触地面,可直接采食,适合观光采摘。沈阳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树莓开发项目推广树莓种植3500亩,创产值700万元。
从2000年以来,沈阳农业大学与沈阳市农业开发办、东陵区财政局、东陵区农业开发办共同主持承担辽宁省及沈阳市两级树莓开发课题,先后投入180万元,在沈阳市东陵区马官桥农业园建立组培室工厂化生产中心,在东陵区乐农庄园建立了500亩的苗木生产和种苗繁育科技示范基地,在汪宾乡祝家镇、深井子镇推广树莓近千亩,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品种优势,大力推广树莓优良品种、灾拭缒竞拖冉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辐射到辽宁的沈阳、铁岭、大连、本溪、抚顺、丹东、辽阳,吉林的蛟河、敦化,山东的烟台,江西的庐山,陕西的关中,新疆的乌鲁木齐,上海的宝山区等地,推广面积达6000亩,其中辽宁省推广面积达3500亩,创产值700万元。
树莓为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植物,果实为浆果,聚合小核果。树莓果实主要用来加工各种食品,果汁饮料、果酱、果酒、果汁糖浆、果冻、冰淇淋、橡皮糖、口香糖、果茶、酸奶等多种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是一种纯天然的加工品。除供加工外,树莓也用于鲜食,由于树莓结在树上,不像草莓接触地面,因此非常干净,可直接采食,尤其在观光果园中更适合应用。
沈阳市农业开发办树莓推广项目课题组从美、俄、加等国及国内一些单位引入树莓品种30余个,通过栽培试验和对比观察,筛选出美国22号、早红、黄树莓、黑树莓等优良品种10余个,大面嵬乒阍耘啵加快了品种更新步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例如无刺红为较老品种,是黑龙江主栽品种,成熟早,鲜食品质优,但果很小、产量低,采收费工。推广的红树莓品种美国22号为特大果型品种,最大果重可达8.0g,丰产性强,产量一般为1400kg/亩以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0%,Vc含量高达250mg/100g,非常适于加工制汁、制酱,也适于鲜食,采收省时省工、抗病抗寒性强、植株生长健壮、直立性强,是一个优良的加工兼鲜食品种。
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树莓课题组用组织培养方法快速大量工厂化繁育树莓优良品种在我国首次取得突破性成功,建立.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工厂化快繁体系,繁殖系数达4以上,每20~25天增殖一代,瓶外扦插成活率达95%以上,其繁殖速度是常规方法的200~500倍,为辽宁省树莓大面积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前树莓的苗木生产繁殖主要依靠根孽苗进行,方法简单,适于小面积栽培和庭院栽培,但常规.殖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苗木质量较差,有的品种甚至利用常规法几乎无法繁殖,而利用组织培养方法所有品种均易繁殖,而且组培苗根系发达,苗木生长健壮,丰产性强,结果年限长等优点。近年来,推广项目课题组通过利用此项技术,已生产优质组培原种苗木420万株,并推广于生产,有力推动了树莓的快速发展。
课题组在项目区内推广了先进栽培技术。树莓适应性虽强,但在栽植建园、栽植方式、修剪防寒等管理技术上也要措施正确到位。推广项目课题组对沈阳市东陵区马官桥农业园进行了全套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进行指导,并在沈阳市东陵区基葡缯蚪行多次技术指导和培训,共培训专业户、农村科技人员、基层干部、普通农民、公司职员两千人多次,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新品种、新技术、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在《果树学报》、《中国果树》、《中国种业》等相关刊物上介绍了树莓新品种和栽培管理技术,扩屏硕阅诙酝獾挠跋臁
由于树莓营养价值高,速冻出口销路好,是一种亟待开发的保健果品和药品资源,目前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成为一种正在大力开发栽培的新兴果树,被称为“第三代水果”。国内零星栽培时有用于制汁、制酒,也有用于鲜食的,较大面积栽培的地方埔用于速冻出口及制酒。树莓由于国际市场的大量吃进,也大大刺激了我国树莓产业的发展。我国生产的红树莓速冻出口价格高,并且一直较畅销且稳定。红树莓速冻果实每吨出口价1300-2200美元(折合人民币1.0-1.8万元)。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加,大大刺激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市场发剖鬏生产的积极性。
树莓生产是一种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因此与欧美一些国家相比有一定生产优势。当今树莓加工产品在国内属创新产品,与其他水果的同类产品有一定竞争优势。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树莓栽培这种劳动密集型生产非常适于我国劳动力便宜、土地资源丰富的特疲国际上非常看好中国市场。继草莓之后,中国将是全世界树莓生产大国,成为树莓生产的新基地。
目前全国树莓栽培面积约2万亩,仅辽宁省新开发树莓近5000亩。目前看来,速冻出口是目前我国树莓的最好出路,因此课题组正积极与日本、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外客商联系,并协助当地政府达成果实出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