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资讯动态 >国内资讯
脱毒马铃薯让一个极贫村发生巨大变化
发布时间:2010-10-07
   九龙村是贵州省惠水县大龙乡一个苗族聚居的深石山区贫困村,缺粮、缺钱、缺水、缺路、缺文化、缺医、缺药一直困扰着该村。到2002年底,全村人均产粮175公斤、人均纯收入526元,是省级一类贫困村。


    2003年初,县政协把九龙村作为定点帮扶联系村后,为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综合扶贫开发方案,开展了三个层次多轮次的调查研究。制定出优先发展教育,以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为基冢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为突破口,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的综合扶贫开发实施方案。2003年3月,县政协扶贫工作组进驻九龙村,两年来,共投入帮扶资金66.2万元、捐赠水泥187吨,实施综合谄犊发项目11个,使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是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在县政协的协调下,投资38.8万元、捐赠水泥163吨,组织村民投工投劳修通了1.2公里的村主干道水泥路;建人畜饮水工程1个、小水窖6个、解决了320人、300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新增水浇地20亩;修通了4公里的进村断头公路;建沼气池110口等,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全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二是办学条件改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县政协引进燃灯基金会捐资5万元、县政府投资20万元、县政协及有关部门捐资1.1万元修建了585平方米的九龙小学。目前该校有9个年级,在校生517人,其中初中生222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三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8会各界的支持下,投入资金10多万元,建成了村“两委”办公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文化室。结束了村支部、村委会长期以来游击办公的历史,群众缺医少药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县文广局投资修建了九龙村地面卫星接收站,可同时接收中央电视台等九套节目8四是农业结构得到调整。该村2004年推广脱毒马铃薯300亩,平均亩产1250公斤,仅此一项农民平均每人增收196元;种植烤烟120亩,平均亩产210斤,农民平均每人增收57元;投入4.2万元,扶持30户饲养良种猪31头、建饲料青贮池30个、推广优质牧草300亩、种菊苣60亩,畜牧业逐渐成为8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五是庭院经济快速发展。到2004年10月,全村共有牛606头、猪808头、鸡1.2万只,户均养牛1.5头、猪2头、鸡30只;户均种植蔬菜0.5亩。六是群众精神振奋,脱贫致富信心增强,全村改土造田、义务投工投劳于修公路、建学校的热情高涨。与此同时,要求学8文化、学习农业适用技术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自觉送子女入学的意识增强,遵纪守法的觉悟提高。全村呈现出一派争先恐后脱贫、积极要求上进的喜人局面。七是努力协调资金修建景区公路,积极开发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九龙村马门组在明朝时曾建有九龙寺,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后毁于大火。由于该寺有一定历史价值,加上地理位置特殊,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县政协引进弘福寺首座释崇慈法师投入民间资金3500万元恢复重建九龙寺的项目将于2005年2月破土动工。九龙寺的恢复重建,必将促进惠水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拉动九龙片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使该项目顺利实施,在县政协的协调下,县发展计划局投资20万元修建的8公里的景区镶边公路建成投入使用。
    经过两年的努力,该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人均占有粮食比2002年增长105.7%,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长120.5%,昔日的“七缺”极贫村正在向民族钐示范村的目标迈进。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