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天麻,个头小药效好”“纯天然石斛,没农药、可泡水能栽种”“野生黄花兜兰,40元一捆包邮”……近年来,“野生”成为不少兰科植物的网络销售噱头。网络销售渠道的兴起给物种资源保护带来新的挑战。野生兰科植物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保护不乐观
个别地区过度采挖严重,漂亮的兰花越来越罕见。以前漫山遍野都是漂0兰花,如今在野外已经很难见到,“越好看越罕见”。
农民上山放牧或者采菌时,发现石斛、天麻都会随手采集。当地农民采集石斛往往会连根拔起。由于不合理采挖,即便像怒江州那样人口并不密集的偏远山区,野生兰科植物特别是观赏价值高和有药用价值的野生兰科植物,数量下降也较为严重,生存面临极大威胁。
不少兰科植物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分布的1300多种兰科植物中,约450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113种具有药用价值。由于利益驱动、监管机制不健全和保护意识淡薄,是野生兰科植物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杏黄兜兰在香港兰展获大奖,引发了对兜兰的疯狂采挖和非法贸易,当时杏黄兜兰和硬叶兜兰流入日本后,每株售价达数千美元。1986年从云南走私到香港的这两种兜兰多达6万株,外商的收购使云南文山的麻栗坡兜兰、硬叶兜兰等野生资源几乎毁灭殆尽。
石斛、白及等兰科植物是重要的中药材和制药原料,一些制药企业为了短期利益大肆收购,使得许多种类在野外已经难觅踪迹。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这些行锊⑽词艿接行Ъ喙堋G靶┠晡夜的国兰(兰属植物中的地生种)市场火爆,村民上山无节制搜挖,以每公斤几元钱的低廉价格卖给收购商,收购商挑走少量珍稀的植株,绝大部分被当作垃圾丢弃,造成兰属植物野生资源的毁灭性破坏和极大浪费。
除了有观赏及药用价值,兰科植物还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生态价值,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物种。许多兰科物种不但数量少,而且分布地域狭窄。兰科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与昆虫、真菌形成密切的协同进化关系,是树木―兰科植物―真菌―昆虫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兰科植物的破坏可能影 其它物种的生存。此外,兰科植物不但对环境变化敏感,而且生活史很长,有些物种从幼苗生长到开花需要13年以上,自然更新缓慢,破坏后很难恢复。
立法待完善
从乡间集市发展到网络销售,国内贸 目前缺乏有效监管
实际上,野生兰科植物的非法贸易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目前原产我国的全部兜兰种类基本都已经流失到了国外。在云南西双版纳,集市上交易的兰科植物达38属107种, 除铁皮石斛为人工栽培的外, 其余106种均为采集的野生植物。
由于贸易严重威胁野生兰科植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将兰科植物中兜兰属的所有种、云南火焰兰、血色石斛等列入公约的附录Ⅰ,这些物种绝对禁止国际性的交易。公约附录Ⅱ所列物种为管制其国际贸易的物种可在国家严格控制下适度开发利用,兰科中除被列入附录Ⅰ的所有种,都被列入了附录Ⅱ。兰科所有物种都被纳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畴,其野生资源的国际贸易受到严格限制。我国已经加入该公约,但公约对野生植物资源的非进出口贸易行为没有约束力。
我国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没有包含兰科植物,第二批保护植物名录虽包含全部兰科物种,但还未正式公布。因此,从保护物种资源的角度来说,对野生兰科植物的乱采行为在法律层面上追究刑事责任,尚缺少依据。实际上p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兰科物种被发现。因为第二批保护植物名录包含了所有兰科植物,如果正式公布,那么即使新发现的物种也在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尽快公布第二批植物保护名录,是保护兰科植物及限制非法贸易的当务之急。
值得警惕的是,采集野生兰科植物的情况由来已久,原来只是在乡间集市销售,如今却有不少人通过微信朋友圈或者网店售卖,相比以前的小集市售卖、农民自用,网络销售让兰科植物比较便捷地进入了全国大市场。兰科植物易携带,而且相对耐长途运输,借助网络渠道能在更广的范围内买卖,会助长强浦参镆吧资源的非法贸易,增加资源保护的难度。
按照国内相关法规,不在保护名录内的植物,只能按照普通采挖行为处理。实际上,云南省森林公安相关部门在日常清理整顿时,在昆明花鸟市场经常能发现有兰花买卖,但由于难以鉴定其源头,无法取证,导致执法难度大。
堵疏要结合
遵循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公众参与、惠益共享的基本原则
列入保护名录的野生资源,采挖和贸易是被禁止的,但是人工繁殖材料的利用是允许的。保护和满足社会需求或者发展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严肃考虑的问题,只有平衡好这种关系才能更有效地保护野生资源,因此需要遵循‘保护优先、持续利用、公众参与、惠益共享’的基本原则。特别要加强公众教育,引导公众自觉抵制采挖和买卖野生资源行为。
兰科植物种子细小,缺少胚乳,繁殖相对困难,普通群众很难大量繁殖,因此要积极引导、鼓励一些研究机构或者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兰科植物的品种选育和种苗繁育技术研究,满足社会和市场的观赏、药用需求,减缓对野生资源的依赖。
近年来,兜兰、石斛、白及等兰科植物的种苗繁育和人工栽培取得突破,已经逐步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些种类野生资源的破坏压力也大大减轻。要处理好兰科植物原产地居民发展与物种保护的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减少他们对采挖野生资源获取经济利益的依赖是一个重要前提。利用生物技术繁殖兰科植物幼苗,让其回归到原生地区域,重建野外种群,同时与生态旅游结合,促进当地居民增收,这也是保护兰科植物的一个有效途径。
(信息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