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所采用的外植体经过诱导能够重新进行器官分化,长出芽、根、花等器官,最后形成完整植株,这种经离体培养的外植体重新形成的完整植株叫做再生植株。植株的再生途径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经过体细胞,通过形成胚状体获得再生植株;另一种是先形成芽的过程。1944年,Skoog证实了这个现象。尔后Skoog等人又以烟草为试验材料,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在离体条件下芽、根的诱导。1948年,Skoog等人首先报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器官形成为化学药剂所控制的研究成果,即在离体条件下芽、根的诱导并不是由某些物质的绝对浓度所决定,而是为那些参与分化物质间的比例关系所决定。
很多事实表明,当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后,可以通过调整某些植物生长物质的比例来促使芽或根的分化。一般来说,生长素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根,细胞分裂素可促使愈伤组织形成芽。例如在菊花的愈伤组织培养中,根或芽的产生取决于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二者间的比例。当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则容易形成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低时则容易形成芽。根据此规律,就能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物质比例来调控外植体的根器官匮科鞴傩纬伞T谥仓暝偕过程中,器官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物质的种类、水平、配比等因素的影响,由于它们的作用,植物的基因能够启动,进行表达,最终表现出生理、形态上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外植体细胞的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