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关注三农 >农业科技
设施农业提速最强音 创新是主题 记2016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
发布时间:2016-08-11
 7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主办,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杂志等单位支持的“2016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在沈阳举办,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以“发展新理念、创造新价值”为主题,针对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农业现代化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现状,围绕设施农业供给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设施园艺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盈利模式做了深入探讨。

技术创新设施农业改革的发起点

  事实上,从设施农龅墓婺I峡矗虽然连栋温室、日光温室乃至简易拱棚在国内已成普及之势,但总体仍是粗放型增长,机械化水平较低。“政府十分关注设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目前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设施农业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智能农业设备开始涌现,但我们依然要加强创新。”农业部农业机械化隼硭敬Τち踉圃蟊硎荆创新既是国家战略同时也是产业战略,在实现创新的道路上,要加强产学研联合,以实现产业“力量强大、效益提高、创新主体受益”。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隋斌也表示,设施农业的政策是积极的,需求是旺盛的,当前行业从业者应该抓住机遇形成务实有效的鲎鳌6对于设施农业创新的方向,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认为,要“节能、节本、现代化”,即设施结构实现标准化与现代化,环境调控自动化,物联网得到应用。
  如何进行技术创新?落脚点在设施上,着眼点可能要放在设施外。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新疆农垦科学院副院长齐飞认为,在技术研发上首先应该开展区域化生长机理的长期协同研究,比如农业数据的观测、监测、收集、分析整理等,为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支撑。显然枨域化生长机理的协同研究需要与当下最流行的“大数据”研究进行对接,以谋求更有针对性地对温室设施进行改进。北京科百宏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宗波认为,农业需要大数据,“随着农业环境数据的持续累积和完善,农业精准化水平不断提升,精准数字农业的经济效应会在目前平杷平上增加3到10倍。”
  “要想获得高产,必须对环境要素进行控制,而各地的气候条件不同,关注环境要素的重点也各不相同,如华北地区特别关注温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柩强调要重视环境控制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
  回归到设施温室自身创新方面,齐飞认为,针对目前国内日光温室使用较为普遍的情况,要加强日光温室升级换代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在会上,专家们对于日光温室的发展方向各抒己见,杨其长认为,设施结构大型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他提出了日光温室连栋化结构创新的设想,其4200平米的试验温室将于今年10月建成;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增产则倡导新型半封闭温室的研发和应用。周增产介绍说,半封闭温室具有高可控性的特点够肪程跫均匀,高效节能。“以风机湿帘为例,常规温室风机水帘在温室两端,距离一般不超过60米,风机端和水帘端温度差异大,而半封闭温室开间方向可以达到250米,降温、换气、除湿方式都有变化。”他说道。
  谷唬与区域环境数据积累和日光温室升级换代这种“大”创新相比,温室配套软硬件设备的“小”创新可能会更为迅速,也能解决种植户面临的比较迫切的问题。齐飞表示,全产业链自动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如自动采摘机械、订制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发应加快速度。杨其长也认为,挂酝ü播种、育苗、定植、栽培管理、收获、包装等全过程机械化技术的研发,来应对单体温室规模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问题。
  另外,在专家看来,温室设施的技术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更是理念上的创新,比如用飞机来清洗大面积温室上的尘土,而非用人工;再比如对于补光的重视。“还有适合中国设施农业现状的采后处理设备,如自动包装机、脱水机、清洗输送机等设备的研发也应该跟上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朱明表示。
  其实,无论是环境控制还是软硬件设备的创新,乃至通过光、气、电、磁等物理要素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或者昆虫、微生物等应用技术的研究,其目的都如齐飞所说,为了实现设施农业空间、产品、时间、组织、以及技术方面的结构调整,实现设施农业低碳、3效。
经营创新设施农业盈利的关键点

  除了技术创新方面的探讨外,本次设施农业产业大会设立的“可持续盈利模式推荐”分会场同样引人注目。此环节介绍了诸多经验让设施农业项目的经营者借鉴,与会代表表示收获颇多。
  首先是解决“没钱”的问题。众所周知,设施农业是一个投入周期长的项目,而经营者或多或少都遇到过想要买心仪的设备,但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情况。会上,融创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凤响提出了“融资租赁”的解决方案―――即由融资公司出钱帮助企业购买需要的设备再转租给企业的做法。“通过‘融物’的方式实现‘融资’,拓宽了企苋谧是道,而且这一领域的资金监管较为宽松,有利于企业进行灵活的资金安排。”崔凤响表示,对于银行而言,这种模式增加了中间业务,另外,由于银行是与融资公司打交道,而不是与单个的种植户或种植企业打交道,更为省心和安全。
  其次是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以前的设施温室大发展阶段,不少地方都是先建温室,再考虑选择生产品种,但云南英茂花卉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坚表示,企业应在一开始就做好规划,再进行温室建设。“回望英茂的发展,我们也走了不少弯路,重复建设、重复f入、重复改造的事时有发生。”他说道,设施农业投入周期长、退出门槛高、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而且行业集中度差,非资本撬动性特征明显。“以花卉为例,要发展,首先要有与产品相匹配的合理设施布局,然后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及清晰的生产流程,配备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敬业的生f团队,最终才能实现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匹配。”王志坚说道。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站站长刘立功则以寿光蔬菜生产模式的变迁,来说明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性:“以前寿光蔬菜生产给人的感觉是化肥、农药用量超标,但现在我们已经大量使用稻壳等有机肥,空气消毒、微生物肥也广f应用;我们还建立了市乡两级农残检测网络,市财政专项资金为各乡配备了新型检测设备。”显然,这种转变也是不少化肥、农药超标的花卉产区值得思考的。
  再次,是解决赚钱的问题。专家不约而同的表示,首先要让种植户,让农民赚到钱,设施农业的推广才会更快,阻力才会更小。为此,朱明提出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朱明认为,这里包括产业整合型、产业链延伸型、产业交叉型以及技术渗透型等四种融合模式。总体而言,就是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以技术渗眯腿诤衔例,通过引进高新技术发展设施农业、太空农业、信息农业和分子农业,让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科技向农业经营领域渗透,使农业与二三产业间的边界模糊化。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源头是优质的原料基地―――基地里必须有农民参与。”
  鄢陵建业集团绿色基地建设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晖则说得更具体:实行传统民居,亲子采摘,自然科普,生态旅游等环节整合到一起的“七彩”农业发展模式;与农民一起打造欢乐休闲度假、传统民居体验、健康饮食田园种植采b、婚纱摄影的农业嘉年华。“只有这样才能让农业吸引非农业资本进入,让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不过分依赖政府政策及补贴。”
  最后,还要在零售终端,如花卉市场的经营业态上进行创新,让花卉进军楼宇,进军高端商场,最终在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基础上,推动设施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