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组培纵览 >生物技术
科学家研发新型水稻问世 有效控制甲烷排放
发布时间:2015-07-28

该研究由中国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瑞典农业科学大学和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重点实验室10多位专家,历时10年国际合作完成。

稻田产生的强效温室气体甲烷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吸热增温效应是二氧化碳25倍,占全球温室效应的20%。每生产100公斤稻谷,将向大气放14公斤甲烷。

研究团队通过10年研究和大量前期工作,成功将大麦的转录因子植入水稻,有效调节水稻中碳水化合物的分配,使光合作用的产物,更多地储存于稻谷等地上部分,而不是储存到水稻地下部分,从而减少甲烷排放。

三年试验表明,SUSIBA2水稻减少甲烷排放、增产稻谷的表现良好。这一技术全年可减少稻田甲烷排放50%以上,同时提高每公顷稻田产量4%。

专家团队认为,此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理念、新思路,距离选育出可供大面积推广的新品种还很远,但至少看到了甲烷减排、增产稻谷的新曙光。

据中国农业部统计,2014年,中国水稻总产量2.09亿吨,全球水稻总产量约7.34亿吨。若该成果的应用研究未来取得突破,选育出低甲烷的水稻新品种,按减排50%推算,预计每年将使中国稻田甲烷减排1464万吨,全球稻田甲烷减排5136万吨。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