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工程技术 >生产管理
香蕉组培苗生产及培育工艺流程
发布时间:2015-04-14

种苗的工厂化是现代生物技术最直接的应用之一.香蕉种苗的工厂化快速繁育、推广就是最好的证明。香蕉组培苗生产培育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一、 香蕉杜嗝绲纳产
1.选种。生产香蕉组培苗的选种工作非常重要。选种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的质量。香蕉组培苗最主要优点之一就是通过无性繁殖获得.因而能得到母本的优良性状。选种时必须选取包括产量、梳型、抗性等综合因素好的无检疫性病虫害种芽进行繁殖.对其进行标记并编号作好相关记录.
2.制种。将先前标记好的种芽取回进行化学消毒处理。制种量直接关系到来年组培苗的生产量。种芽取回后洗干净表面,并用小刀削去部分假茎,球茎,保留约一寸见方(含有生长点)这部分称为外植体 , 用次氯酸钠或氯化汞进行表面消毒后切块。人工接种在预先配制的增殖培养基上。(香蕉组培苗生产所用的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一定浓度的外源激素如6-BA等.)
3.扩繁。外植体在人工控制的光照、温度、湿度及外源激素作用下,迅速膨大。经过25天左右的培养、膨大的外植体可被切成2-3块,并被重新接种在新的增殖培养基上,这个过冉屑檀培养。每继代培养一次就叫一代。通过多次的继代培养(香蕉一般为7-8代,时间为6-7个月)外植体数量就成几何级数的增长,这就是扩繁的过程。此过程中及时挑捡出被细菌、真菌污染过的外植体。
4.生根。当继代培养达到一定要求后将把外植体转入到生根培养基上(MS培养基附加NAA等外源激素),诱导外植体基部长出根。生根培养的时间为一个月左右。这样,经过上述过程我们就得到了根、茎、叶俱全的真正意义上的香蕉组培苗。我们称其为袋苗。
5.炼苗。成品香蕉组培苗得到后必须进入一个中间过渡的炼苗阶段,即把组培苗从工厂车间移出并进入一个更接近自然条件的荫棚,以使其逐步适应自然界的光、温、湿条件,以提高移栽成活率。
二、 香蕉组培苗的培育  从工厂车间出来的香蕉组培苗从植物生理学上讲它是一株苗,但它还不俱备香蕉生产栽培上的条件。它还必须通过以下过程才能真正用于大田栽培。
1.沙床假植,将炼过的袋苗用清水洗净培养基及部分老死的黑根,并用普通杀菌剂浸泡之后假植于河沙和椰糠混合的基质上,并用农膜进行覆盖,4-7天后待其重新长出新根后可移去农膜。这时的苗我们称为沙床苗。沙床假植过渡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成活率、以避免直接将袋苗种到营养杯中容易造成大面积的死亡。目的之二就是提高出圃率,沙床就起到一个分级的作用。大苗和小苗可以分开出圃尽早量减少苗的参差不齐。
2.大棚育苗。大棚育苗是整个过程非常关键的环节,育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植结果以及因此带来经济效益。 备地:朝向好,不积水、深翻、消毒。  建圃:按育苗量用遮荫度为75%的遮荫网搭建苗圃。  装杯:装杯用土必须是新鲜表土,混一 定比例腐熟有机肥及农药杀死土传病虫害。  种苗:根据种植时期来确定下苗时间,以种植时间往前推45-60天时间为准,把沙床苗大小分级种入营养杯中,浇足定根睿杀菌剂喷雾,农膜覆盖。  苗圃管理:除正常的浇水 、施肥、打药以外,变异株的剔除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此外大小苗分级要做好,以提高出圃率。 炼苗:通过控水、控肥、搬动以及打开遮荫网等措施来促使苗老化 ,以提高大田栽培的成活率。
3.出圃。当苗达到出圃标准时可出圃进入大田栽培。在保证种苗的前提下提高出圃率尤其是是一次性出圃率是关键。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