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种植技术
一、土壤准备
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壤土为宜。种植前深耕一次(40-50 cm),晒土15天后进行整地,并将化肥和厩肥(每亩约施腐熟厩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65公斤,复合肥50公斤)施入土坑壤后深翻(20-30 cm)。栽培地附近开70-100 cm深的排水沟,棚内起30-40 cm的高畦,畦宽1.0M,沟宽40cm。采用甲醇消毒和维博亩等化学药品消毒,以40%工业甲醇消毒为例:稀释深度为1%,均匀喷洒土壤,使用量约为10-15kg/O喷洒后迅速盖好塑料薄膜密闭闷熏,2-3天后揭膜,风干土壤两周后淋水冲洗,淋洗分几次进行,总淋水量不少于100升每平米,再过两周后方可定植。
二、种苗选择及定植
种苗选择:最好选择苗高10-15CM、4-5片真叶的种苗定植,苗龄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后期的生长。
定植时间:周年均可定植,但从生产及销售的角度考虑,4-6月份为较理想。
定植方式:每畦种3行,中行与边行交错定植,株距30CM,每平方米定植9-10株,每亩可栽种4000-5000株。
定植方法:种植前2-3天,给土壤浇透水;种植时间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和傍晚进行;栽种时要浅穴浅植,根颈部位露于土表1-1.5CM;栽完后及时浇透水;用70%的遮阳网遮光7-10天,待苗成活后再逐渐增加光照。
三、栽培管理
1.小苗期的管理:昼温保0在20-25℃,夜温16-20℃,用75%的遮阳网遮光,水分不宜太湿或太干。定植后每天逐株检查,及时剔除带病植株,补上健壮小苗。
2、成苗期的管理:种植后1个月左右,非洲菊就进入旺盛生长期,温度20-25℃,夏季光照过强时需适当遮阴。适量控制氮肥,着重补充磷钾肥,每隔0周用0.1%的复合肥(N:P:K为5:3:2)浇一次,每2周用0.1%的磷酸二氢钾加0.1%的尿素喷施1次叶面肥。喷施百菌清500-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2-3次防病。
花期管理:定植后3-4个月左右即进入花期。花期管理采用“以促为主,促控结合”的方法。肥水管理以磷钾肥0主,搭配施用氮肥(施用N:P:K为12:12:17的复合肥)。微量元素的补充采用叶面喷施,一般20-30天一次,每次用0.1%KH2PO4或0.1-0.2%Ca(NO3)2.4H20或0.1-0.2%的螯合铁加0.1-0.2%的硼砂或硼酸加5-10ppm的钼酸钠进行叶面交替喷施。浇水、施肥时不要从叶丛中心浇水。及时拔草,清0病叶、枯叶,拔出病株并进行植穴的土壤消毒。夏季花期,要注意遮阳及通风降温,冬季花期,注意保温及加温,尤其应防止昼夜温差太大,以减少畸形花的产生。低温季节,土壤的湿度不能太大,否则极易感染“基腐病”一类的真菌病害。
四、病虫害防治
防治非洲菊的疫病、根腐病、白粉病、斑潜蝇、灰霉病、白粉虱、蓟马、蛞蝓等病虫害,我们建议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办法。如定期喷洒杀菌剂如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使用剂量以使用说明书为准;另外,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病株、枯叶并集中烧毁;注意氖度的控制,夏天注意湿度过大和通风降温,冬天注意保温加温;病虫害一旦发生,就得使用化学药如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杀毒矾、敌敌畏、阿维菌素、灭蝇胺等喷洒或熏蒸方法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