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新一轮对口援疆中,广东援建者围绕“争当援疆排头兵”目标,以高度的责任意识,突出惠民生、抓产业、建队伍,为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贡献。
新年之际,人民日报记者走访了广东对口支援的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下称“两县一师”),感受南疆大地上发生的深刻变化。
书记省长带队
鼓励企业进疆投资
广州市委副秘书长、疏附县委书记李新全,与记者约好在喀什到疏附的必经之路―――八里桥上见,采访就从这里开始o
“左边是广州新城,右边是广东商品城……”李新全告诉记者:“依托这一系列商贸平台实施‘广货北上’、新疆农副产品‘疆货南下’双向流动,可以达到发展共赢。”
古丝绸之路重镇喀什,拥有“五口通八国、一陆连欧亚”的地缘优势,国务院正式出台了支持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政策。在八里桥“扎营”商贸物流,届时岂止“广货”,源源不断的“西出”商品,借道喀什走向中西南亚,将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这就是毗邻喀什市的疏附,未来经济发展的独特之处。
2011年始,新一轮援疆大幕开启。而在2010年6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先后率团赴疆对接时,便带上广东省内60余家龙头企业负责人一同前往,并在年初编制的援疆总体规划中,专门安排产业引导资金4.5亿元,鼓励企业进疆投资。
紧接着,广东产业援疆“民企行动”代表团赴喀什考察、对接,参与“民企行动”的,有温氏、立白、广铝集团等知名民企40家。其间,广东民营企业与喀什地区、农三师签订产业合作项目21个,总投资额达51.3亿元。
一年多来,从省领导到援疆干部、从机构到釉薄⒋庸婊到行动、从产业到企业,广东产业援疆新招迭出。
在广东援建者眼里,只要让企业看到有钱赚,再偏远、落后的地方,也有企业投资,关键在于支、受援地政府主动作为、正确引导,以激活映』制作用。
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协调下,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新疆分行与喀什、农三师等签订五方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今后5年,国家开发银行广东分行、新疆分行将联合向喀什地区、农三师提供300亿元以上融资支持,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充足的金融血液。
“交支票”模式
激活当地发展潜力
疏附县人大主任古丽娜・肉孜,对广东采取的“交支票”援疆模式赞不绝口:“年初时,听说广东将全部援疆资金、项目交给疏附县相关部门实施,感到非常敬佩。没想到,广东对疏附干部群众这么信任、支持。p为此,她更多考虑如何发挥县人大监督职能,协助和监督好援疆项目的实施。
截至2011年底,广东年度投资10.78亿元、78个支援项目全部顺利完成。广东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喀什地委副书记李水华说:“广东援疆项目计划顺利完成,当年见效,证明当初选择全部项目‘交支票’是正确的。”
根据广东省援疆总体规划,2011年至2015年,援助63.27亿元、124个项目将全部采用“交支票”模式。交支票”,即将资金交给受援方,以受援方为主体实施项目建设,支援方主要负指导、协助和监督之责。
为保证“交支票”项目优质、高效、安全,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引进广东制度创新的经验,建立6+1”项目建设服务监管系统。“6”即项目代建、企业服务、建设工程交易、投资评审、土地储备交易、政府采购中心;“1”指建设一个电子监察系统,通过网络把6个中心及其他县直部门与县纪委监察局连接起来,实行实时电子监察。“6+1”不仅全程跟踪监管援疆项目、资金,更重要的是帮助当地建立起完善的要素市场,为到“两县一师”投资的企业、项目提供“一条龙”综合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
疏附县项目代建中心,其职能为代建、管理全县包括慕项目在内的300万元以上的政府性投资项目。目前,中心12人中,5人是广州派出的高级工程师,7人是当地建设部门的骨干。中心纳入县电子监察系统监管,通过网络与县纪检委连接,代建工程的每笔资金、每个环节,县纪检委可以实时监控。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多次强调,政府援助资金的使用主要考虑社会效益,必须更多地放到民生上,放到基本公共服务上,放到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情上。广东对口援疆总体规划规定,今后5年,广东投入民生项目47.86亿元,占援d总资金的75.6%,涵盖安居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以及水、电、路、暖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
“送蛋”之余
还要培养“下蛋母鸡”
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曾形象地说,对口援疆,不仅要为当地送“鸡蛋”,更要与当地一起培养一批“能下金蛋的母鸡”。
走进伽师县今日景艺高科技综合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片蝴蝶兰开得正旺。该企业是驻伽师工作队从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花卉世界引进的台资企业。仅用不到5个月时间,建成研发展示中心和1万平方米温室,去年9月初生产出第一批蝴蝶兰010月初建成5000平方米现代化育苗设施及播种催芽设备育苗中心。董事长陈永进告诉记者,南疆光照足,四季适宜花卉生长,目前已生产优质蝴蝶兰8万多株,产品供不应求。公司还聘用400多名当地劳动力就业,人均月收入近3000元。公司还将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扩大生产,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成为蝴蝶兰花种植户。
一年来,广东援疆带来了一批今日景艺这样的“能下金蛋的母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1年底,广东产业援疆共引荐368家企业千余人次到受援地调研、考察,签约、动工项目117个,合同投资总额达261.06亿元,年产值超过460亿元,可带动就业81765人。
来自东莞的广东援疆前方指挥部副总指挥、农三师副师长殷焕明说:“产业援疆不求最快最多,只求最适合当地发展。”所谓最适合,一是绝不追求大干快上、引进污染企业;二是与当地资源优势相结合;三是有利于带动当地就业。
为当地培养“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广东对口支援的“两县一师”人才严重不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汪洋多次强调,要从实现民族团结的高度推进人才的培训与交流,既要有一些短期的安排,又要有一些长期的考虑,着力为当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建者制定了支援喀什地区和“两县一师”干部人才培养方案,广泛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干部培训与交流。
去年11月15日至12月1日,广东成功举办喀什地区社会公共管理高级研修班,组织第一期39名干部赴清华大学、广东和新加坡进行培训。这是广东为提高当地干部培养层次而精心策划的重头戏。发挥广东培训网络优势,分3期组织疏附、伽师四套班子成员和部分地直部门主要领导、农三师所属农牧团场党政正职,前往清华大学、广东省委党校及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培训。
喀什地委副秘书长谢居友谈及培训感受时说:“第一次到广东,珠三角的繁荣让我震撼;第一次出国,新加坡多元民族和文化共存的经验人深思。真正高层次、高平台的培训,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拓宽了思维,更新了观念。”
2011年以来,广东组织“两县一师”干部赴粤学习考察团70多个1500余人次,赴粤培训县、镇、村干500多人次,挂职37人,跟班学习55人。干部培训的主战场,是广东省直部门和珠三角核心区广州、佛山、东莞三市。
“广东医生老师”产生了品牌效应
医疗援疆、教育援疆,是广东人才援疆的两大重点领域。广东选派的33位医生、20位老师,均为省属和对口市各大医院、重点学校业务骨干。他们凭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专业技术、无私的敬业精神,在当地发挥传帮带作用,迅速打响了“广东医:”、“广东老师”名号。
2011年12月,广东援疆医生王清华荣获喀什地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优秀干部”称号。这已是广东派驻喀什第一人民医院工作队第四次受到表彰。
去年3月23日,援疆医生邹小明为一名26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手术时,突然停电,人工心肺机停止工作。在手电筒的微弱光线下,邹小明发现病人的心跳变慢、渐停。根据多年的经验,他赶紧用双手进行胸内心脏按压,帮助#脏恢复跳动,随后进行脑复苏……整整7分钟,电终于来了。心胸外科团队克服困难和压力,手术获得成功,这是喀什第一人民医院首例自主完成的心脏手术。此后3个月间,邹小明带领该院心胸外科团队,为39例先心病患儿成功进行矫治手术。
来自惠州市实验中学的谢振中,现任农三师图木舒克中学副校长。他的援疆定位是“找准支点,有所作为”,除抓好日常教学教研,还组织开展“有效教学培训和研讨课”,帮助教师提高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制定《学生全员评教方案》和《图木舒克中学教学质量评价方案》,推动学校由粗放管理向制度管理转变。(摘自人民日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