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组培知识 >专题应用
百合的鳞片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发布时间:2010-10-07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品种繁多,花色丰富,百合素有“百年好合”之意,是一种优良的切花品种,且大多数百合可以食用,是上等的滋补佳品。生产上百合常采用鳞茎繁殖法,但繁殖系数低、速度慢,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用组织培械姆椒进行规模化繁殖,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优质种苗。

用百合鳞片作为外植体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去掉百合外层腐烂、带霉点的鳞片,将中间洁白完整的鳞片剥下,用自来水将百合磷片冲洗干净后,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0%酒.浸泡10s,无菌水冲洗后,再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6min,取出后放入0.1%升汞溶液中浸泡8min,无菌水冲洗6~7次[1]。用消毒滤纸吸干鳞片表面水分,将鳞片在无菌条件下切成1cm2的小块,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基本培养基为MS,琼脂0.7%,蔗糖3%,培养基pH值为5.8,以121℃高温高压灭菌20min。培养温度22~25℃,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0~12h/d。

低浓度6-BA的诱导培养基,对鳞片诱导出芽都有一定效果,但随着6-BA浓度的升高,诱导效果反而有下降的趋势。

芽点萌发部位都在鳞片内侧的基部切口处。由于萌发部位处于培养基中,虽然也能诱导出芽,但诱导出的芽少而且生长缓慢,只有当鳞片内侧向上平放于培养基上的时候,诱导效果最好。

芽的形成与鳞片不同部位有关。鳞茎中部的鳞片诱导出芽的能力最强,外部鳞片次之,内部鳞片几乎不能形成幼芽。由于外部鳞片易受细菌侵染,增加了灭菌难度,故一般不采用外部鳞片。利用中部鳞片进行组培,既能提高芽的诱导率,又能降低组培苗污染。

低浓度的6-BAIBA对芽增殖均有较好的效果。将诱导出的芽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后,20d后小芽基部膨大并分化出4~5个小芽,形成芽丛,待芽吐出嫩绿叶片,长至1.5~2.0cm时可转到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也可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上使其生根。一般30~40d继代培养1次。

参考配方(吕玉虎,李彬青等)

鳞片诱导出芽1/3MS+6-BA1.0+IBA0.02

芽增殖 MS+6-BA1.5+IBA0.2

生 根 1/2MS+IBA0.5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