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组培纵览 >开放组培
开放组培介绍之植物组培快繁技术对产业化的局限性
发布时间:2010-10-07
从目前植物组培技术的现状来看,大部分研究单位或公司采用的组培方法是采取外植体、诱导芽分化、继代培养、生根、炼苗、移栽等程序,开始是以糖类作为能源的异养生态系统,经过混合培养后,最终又转移到以光合作用固定碳源的自养生态系统(史跃林,1990)。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组培苗的商品化势在必行,上述程序暴露出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第一,外植体瓶颈问题。由于对组培配方的高度封锁,致使组培的重现性极差,所有组培单位都要从摸配方开始,而传统组培方式的外植体材料带菌或褐变严重,均会影响无菌外植体的获得,难以建立缧、稳定的高效快繁体系,致使最佳配方的筛选和快繁体系更新难度大。第二,传统组培是在全封闭的无菌环境中进行,要求高压灭菌和超经工作台接种,对操作技术和培养环境要求苛刻,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增加杂菌的污染机会,造成培养失败,耗费人力、物纾从而限制了生产过程的快繁发展;第三,目前的培养方法和生根方法繁琐,试管苗从恒温、低光强、湿度饱和、无菌的环境条件下,经炼苗后,移栽在低湿、强光照、变温、多菌的室外环境条件中,其适应能力差,移栽成活率低;这样,组培成本提高了,导致试管苗比普通苗价格高几倍缂甘倍,广大种植者无力购买,销售下降了,严重限制了该技术在广大基层的普遍推广,致使许多品种仍保存在试管内,没有得到开发利用。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