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资讯动态 >市场行情
国兰产业链有待完善,出口创汇任重而道远
发布时间:2010-10-07
近年,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国兰产生兴趣。笔者在2005年3月参加法国第绒(Dijion)举办的第18届世界兰花大会上,就遇到不少欧洲人在选购台湾生产的墨兰。他们除用做室内观赏之外,北美一些地区的植物园还将其作为室外景观植物进行栽培
    尽管喜爱兰花的人不在少数,但国兰在世界花卉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却是微乎其微。据有关资料显示,最近两三年间,国兰的出口额一直徘徊在1亿元人民币上下。这个数字包括了珍稀品种的交易额,真正作为消费花卉的出口额估计只有两三百万元,究其原因有四
    一、历史上植兰、赏兰等兰事活动大都属于上流社会的专利,国兰市场主要是以收藏珍奇品种为主。因此,限定了我国栽培国兰的规模。尽管我国有上百万的国兰爱好者,但每年能生产出来的国兰植株总量并不高。
    二、国兰栽培从古至今处于一种小规模的种植形式。这种以经验为主的模式不能推广成以科学为基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这就使兰苗的质量和数量都难以达到出口的要求。
    三、品种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国兰品种虽然很多,但适合普通消费者的并不多。有些国兰品种比较适合大众消费,但其产量以及商品化程度太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四、国兰的产业化发展没有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专门的机构对国兰的生产进行科学地研究,这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是国兰产业发展的根本。由于这些基础性研究周期较长,直接经济利回报小,一般只能由政府的主管部门来进行指导、组织和协调。而我国在国兰产业化方面,政府主管部门的指导、组织和协调作用几乎没有体现出来,至少在具体组织和协调研究项目等方面没有表现出来,因此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国兰产业的发展。
    国兰是我国的传统花卉,具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爱兰、种植兰花的队伍迅速扩大,为国兰的产业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国兰在我国自然分布广泛,南自海南岛北至秦岭山脉,东自台湾西到西藏东南部。如此宽广的分布域内产生的各种变异类型为今后的人工育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这也是我国国兰的特有优势。因此,只要能制定出国兰产业化发展的长远规划,引导和组织全国各地科研机构以及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企业共同参与,就一定能将国兰推向千家万户,最终使国兰走出国门。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