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资讯动态 >行业动态
平谷“草莓王”再续“前缘”
发布时间:2010-10-07
           京郊最早种植草莓的平谷区“草莓王”、放光村76岁的李广顺老人在“偃旗息鼓”十几年后,又种温室草莓了。在李广顺经营的温室草莓大棚里,记者看到,碧绿的秧苗爬在覆膜的畦埂上,挂满了一盏盏小红灯笼似的果实,宛如画家笔下的一幅幅报春图。

      话说1984年,广顺老人承包了集体的100亩农田,建起了京郊第一个经济作物生产联合体,种植蔬菜和西瓜等经济作物。在以后的两年时间里,他研究成功了冬季用小拱棚种植草莓的生产技术,填补了我国冬季生产草莓的白,产品全部卖给长城、国际和香格里拉等京城20多个知名饭店和专卖店。为此,人们送给了他一个“草莓王”的绰号。

      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里,广顺老人种的草莓虽说打进了京城的大饭店和专卖店,但由于受消费观念和消费水平的影响,作为奢侈品的草莓还只是少数人的“专利”,不被广大市民所认识,如再种植下去,很难有大的发展。于是,从1995年开始,他果断对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不再种植草莓,把全部精力放到设施果树的种植和开发上。

      2008年桃花盛开的时节,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研究所传来了一个让李广顺惊喜的消息:该所采用组培脱毒方式培育成功了两个从日本引进的草莓品种,一个是“丰香”,一个是“香莓”,问他是否愿意试种。广顺老人想:脱了毒的秧苗增强了抗病性,就意味着种植成功了一半。他立即将这一消息向正在他这里搞技术推广的北京市农业技术推站的专家作了汇报。专家告诉他:“这是好事啊!只要你种,我们就支持。”

      有专家做后盾,广顺老人的信心可足了。2008年8月,他从兴城引来这两个品种的草莓种苗进行繁育,秧苗栽进温室后,他像对待新生儿一样精心侍弄,唯恐有半点闪失。追施底,追的是农业部推广的生物肥,还有牛粪和黄豆;适时控制温湿度,疏花疏果,给秧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他还隔三差五给叶片喷施牛奶,以保持营养均衡。

      如今,广顺老人种植的5亩草莓已经进入成熟期,将陆续进入首都市场。看着一颗颗红彤彤的果,他说,20多年绕了一个圈,最终还是和草莓续上了“前缘”。

点击排行

图说组培

组培文库

Copyright@ 2012,zupe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普朗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电话: 400-6968-123 组培设备及耗材专业制造商
服务信箱: webmaster@zupei.com 传真:0531-82373396 “鲁ICP备050179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