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名词解释
【表现型】(phenotype):亦称现象型。为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总和,是可以观察到的。它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遗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环境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
【玻璃化】(vitrifyication):玻璃化为试管苗的一种生理失调症状。 植物材料不断地进行离体繁殖时,有些培养物的嫩茎、叶片往往会呈半透明状,呈水浸状,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玻璃化。它会使试管苗生长缓慢,繁殖系数有所下降。通过降低培养基的水势;减少培养中含氮化合物的用量;增加光照强度;降低培养温度,进行变温培养;降低培养基中细胞分H素含量等措施,均有助于减轻试管苗玻璃化现象的发生。
【薄层培养】(tiny cell layer culture):缩写为TCLC,亦称薄细胞层培养、薄细胞层组织培养。薄层培养于1970年由法国的Tran Thanh Vav与Drira首先报道,它是用植物表皮与皮层的几层细胞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的一种组织H养方法。通过薄层培养能够比较理想地将离体细胞培养成花芽,故该实验系统一直为离体成花的研究者所重视。由于薄层培养在取材上具有一致性;外植体能够对培养环境做出较好的反应;操作周期相对较短,因此比较适合用来研究植物的离体细胞分化。
【初代培养】(primary culture):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最初建立的外植体无菌培养阶段。由于首批外植体来源复杂,携带较多细菌,要对培养条件进行适应,因此初代培养一般比较困难。
【大量元素】(macroelement):亦称多量元素。是植物体需要量最多的一些元素,如碳、氢、氧、磷、钾、硫、镁等。前四种r素的含量占植物体干物质的95%左右,它们是植物体内的重要有机物,如糖、蛋白质、脂肪等的组成成分,其余的元素也是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元素成分。
【顶端优势】(apical dorminance):植物的顶芽与侧芽、主根与侧根由于发育的迟早和所处地位的不同,在生长上有相互制约的r系。顶芽、主根在生长上占有优势,这种现象称为顶端优势。实际上,当胚形成后顶端部位就开始影响周围部分的生长。
【锻练】(hardening):植物的抗性是通过其体内的生理生化变化逐渐形成的,最终表现为对不利环境的适应性。通过人为改善植物的抗性,使其提高对不利环境适应r的过程通常称为锻炼。此措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收到效果,在实际栽培中,锻炼对作物抗逆性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好避免通过骤然改变环境条件的方法来对植株进行锻炼。
【二氧化碳饱和点】(carbon dioxide saturation point):亦称CO2饱和点。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r,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植物的光合速率就不会再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提高。这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就称为二氧化碳饱和点。
【二氧化碳补偿点】(carbon dioxide compensation point):亦称CO2补偿点。在光照减弱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随之减弱,当光照减弱至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时,其二氧化碳浓度称为二氧化碳补偿点。
【二氧化碳施肥】(carbon dioxide fertileization):为向作物生长环境中补充CO2,以促进植株光合作用的一种施肥措施。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CO2含量为300~300mg/L,如能将其溶液提高到800~1000 mg/L的范围内,就可以使很多作物的产量、品质大大提高。日前,二氧化碳施肥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尤其在保护地中被广泛使用。
【发育】(deveIopment):在植物的整个生活史中,其构趾突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称为发育。在植物的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丧失了伸长和分裂的能力而向不同的方向分化,形成各种特殊构造和机能的细胞、组织、器官。
【繁殖系数】(breeding coefficient):指单位植物种苗的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例如,大丽花每墩块根所繁殖的置缡15株,则其繁殖系数为18。
【分化】(differentiation):指细胞、组织、器官、整株植物从分生组织或幼小状态发育为成熟状态的过程,并在生理、形态上发生的变化。即分化可在细胞水平、组织水平、器官水平、整体植物水平表现出来。
【光饱和点】(Iight saturation point):开始出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光饱和现象】(Iight saturation):光合作用是一个光化学现象,其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这种趋势在一定范围是呈正相关的。但是超过一定范围后,光合速率的增加逐渐变慢,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植物的o合速率不再增加,这种现象被称为光饱和现象。
【光补偿点】(Iight compensayion point):在光照减弱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随之减弱,当光照减弱至光合作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时,其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指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将水与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同时放出氧气,生成能量的过程。它是地球上最大规模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由光反应和暗反应部分两部分组成,整个过程可分为原初反应、同晔力形成、碳同化三大阶段。
【后生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亦称驯化现象。指细胞在发育分化过程中,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上所发生的变化,其不涉及基因结构的变化,后生遗传变异在取消诱发条件后还能通过细胞分裂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存在。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通过再生过程遗传给植株,因而这种变异无法继续表现再生植株的二次组织培养中。
【花卉】(ornamentaI Piant):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木本植物。花卉亦指供观赏用的花和草,其最早出现于589~636年间的《梁书.何点传》中:“园中有卞忠冢,点植花卉于冢侧”,以后在中文文献中出现较少。1698年,日本人具原益轩所著的《花谱》中首先出现“花卉一词。自20世纪20年代,“花卉”一词随同日本园艺书籍又传回中国,其应用也日渐普及。现花卉已成为观赏植物的同义词,在很多场合下二者可以通用。
【基因型】(genotype):亦称遗传型。指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生物体所有遗传基础的总和。通常相当稳定,但也是可变的。它不表现型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极性】(poIarity):高等植物具一主轴,各个器官沿此主轴有顺序地进行生长、分化。其主轴的首尾两端在生理、形态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通常是首端生芽而尾端长很,此种现象称为极性。极性在植物生长发育中是很普通的现象,无论单细胞植物,还是细胞植物均能表现出明显的极性。
【继代培养】(subcuIture):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当外植体被接种一段时间后,将已经形成愈伤组织或已经分化根、茎、叶、花等的培养物重新切割。转接到其他培养基上以进一步扩大培养的过程称为继代培养。
【茎尖培养】 (shoot-tip cuIture):为器官培养的一种。是把植物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上进行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过程。由于茎尖的遗传性较为稳定,用它所平行线铁后代,多能保持品种种性,因此茎尖培养主要用于园林植物的快速育苗。
【决定】(determination):决定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初,最早用于动物发e领域,后来借代于植物发育研究领域。决定是指胚胎细胞所具有的多种发育潜能,随着发育的过程逐渐受到限制,从而使胚胎细胞表现出不可逆的特化现象。例如,当将某些发育到一定程度的细胞从某个地方移动到另一地方时,则这些细胞继续形成其在原来位置上所应该产生的器官。这些e胞此时的发育取向被 认为是“决定了的:,其特征不为环境所改变,而在离体植物中,细胞的发育途径虽然已被决定,因此能够表现出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例如,根离体器官在组织培养时能够不断的形成根系,使用花器官所培养出的试管苗,其童期大大缩短。
【兰花工业】(orchid Industry):1960年,法国人MoreI发明了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兰花的新方法。由于其繁殖系数极高,因此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从而很快为兰花生产者所接受,即形成了所谓的“兰花工业”。通过该方法,一个1mm 长的兰花茎尖在一年内可以产生上百万个植株。兰花工业对现代花卉栽培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胚胎发育】(embryogenesis):亦称胚胎发生。随着受精卵的发育,细胞开始不均等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其中一个为大细胞,以后发育成幼胚。随着胚细胞的不断分裂,便会形成大量二倍体细胞,从而进一步开始了器官、组织的分化。
【 胚状体】(embwyoid):亦称体细胞胚胎。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细胞所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它具有根、茎结构,能够一次性形成再生植株。其与正常的受精卵发育类似,在形成过程中也要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全雷形胚等阶段。
【培养基】(medium):指由大量元素、微量无素、糖、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与水所配制成的基质,主要用来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可以分为固体培养基与液体培养基两种类型,前者需要加入琼脂,而后者不需要加入琼脂。常用的培养基主要有MS、N6等。
【器官】(organ):在生物体内由多种组织构成的,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例如,植物的根是营养器官、花是繁殖器官。
【嵌合体】(chimera):亦称异源嵌镶体。植物体的突变往往只影响分生组织的一部分,使突变的组织呈扇状或层状。 用这种分生组织所繁殖的植物,因同时具有两个或多个遗传性状不同的组织,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和特点。这种植物称磺逗咸濉T诨卉中,嵌合体往往具有更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占有重要的地位。
【切花】(cut flower):采摘下的茎、叶、花、果,是供装饰用的植物材料。主要分为切技、切叶、切花、切果四类。具有应用面广、适用性强的特点,是目前花卉商品主要的销售形式。主要用于各类花卉装黄罚例如花环、花篮、花束等。
【器官发生途经】(organogenesis):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植株不经过器官,由分生中心直接分化,而不经过胚胎状态所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称为器官发育途径。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器官间接发生途径,即外植体首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在愈伤组织下分化成器官,最后形成再生植株。另一种是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即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器官分化,例如从茎尖诱导茎尖的分化;从鳞茎的分化等。
【琼脂】(sgar-agar):亦称洋菜。从石花菜等海藻中所提取的白色粘状物质,在热水中能溶解。其溶液遇冷凝固,主要用于配制培养基,作为外植体的支撑物。
【球根】(bulb):指草本植物所具有的膨大的变态根或变态茎。球根能以休眠状态度过不良环境,待条件适宜后重新萌芽生长。根椐其形态特征通常可分为根茎、块根、鳞茎、球茎等几大类。
【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亦称超级种子、合成种子、人造种子、体细胞种子。此概念于1978年由Murashige提出。人工种子是指任何一种经涂膜胶襄包裹的、裸露的、经过干燥的、经过干燥的人工繁殖体。其生产基础为大规模的高速离体培养。人工种子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体积小,运输方便,生产不受季节限制,生长周期短,使用方便等优点。其可以看做实现农林、园艺作物良种化的一项革新,但是由于技术、成本上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它们的实用化有待时日。
【三基点温度】(three critical points of temperature):作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要求的最适温度及能够忍耐的最低、最高温度的总凇2煌作物和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不同生育期,其三基点温度并不相同。
【生长】(grand period of growth):植物器官或整体的生长过程,从速度上来看存在着由慢变快,当达到最快后又逐渐变慢,最后停止生长的现象。此生长的全过程称为长大周期,如果以生长量对时间作图,诔氏S形生长曲线。
【生殖生长】(reproductive growth):指植物的花朵、果实、种子等生殖器官的分化和形成。生殖生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首先要经过生理分化阶段,尔后再进入形态分化阶段。
【试管苗】(test-tube plantlet):指在无菌离体条件下的人工培养基上,对植谙赴、组织或器官进行培养所获得的再生植株。
【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是指已分化的组织又恢复到无分化的状态。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将已经分化的茎、叶、花等外植全进行培养,令其形成愈伤组织,回到没有分化的状态,称为脱分化。再把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从母体上分离下来,进行人工培养时,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又可以重新分裂进行增殖生长,因此细胞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分化状态,称为脱分化。
【外植体】(esplant):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接种在培养基上的无菌细胞、组织、器官等均称为外植体。
【微量元素】(mieroelement):亦称少量元素。是植物需要量较少的一些元素,如铁、锰、铜锌硼、钼、镍、氯,这些元素只占植物体干重的万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一般土壤中都含有足够的微量元素。
【细胞】(cell):是表现生命现象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一般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在细胞质中还有慷嘈∑鞴伲称为细胞器。细胞以分裂法进行增殖,其形状因物种、功能、生长状态而有很大变化。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缩写为CTK。为一类植物激素,是腺嘌呤的衍生物。细胞分裂素通常在植物的根尖合成,其主要的生理作用为促进细胞分裂,抑制器官衰老,诱导芽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等。常见的细胞分裂素有玉米素。
【细菌】(bacteria):微生物的一大类群。长度可达数微米,呈杆形、球形、弧形、螺丝形,以分裂繁殖为主。遍布于土壤、空气、生物体内,多数附生或寄生,少数自养。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细菌为重要的污染源。
【悬浮培养】 (susprnsion culture of plant cell):亦称植物细胞培养。使植物细胞或细胞团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一种方法。通常可以分为成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两种类型。这项技术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品种培育、快速繁殖、细胞杂交、有益化合物生产等领域中。
【养分临界期】(criticoal period of nutriron):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养分需要量并不很大,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时期。在此阶段若养分供应不足,就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而且以后难以弥补。
【阳性植物】(sun plant):亦称阳生植物。指那些在阳光充沛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的a物。阳光植物的光饱和点是全的100%,光补偿点是全的3%~5%,常见的阳性植物有扶桑、菊花、生石花、月季等。
【阴性植物】(shade plant):亦称阴生植物。指那些必须在荫蔽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的植物。阴性植物的光饱和点是全日照的50%,光补偿点是全的1%以下,常见的阴性植物有龟背竹、肾蕨、一叶兰、玉簪等。
【营养繁殖】(vetgetave propagartion):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法。在作物栽培中,利用这种通过植株营养器官再生能力而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法被普遍采用。例如扦插、压条等均是常见的营养繁殖方法。
【愈伤组铩(csllus):当植物受伤后,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所出现的一类薄壁组织。通常没有固定形状,愈伤组织可使伤口愈合,使表面的细胞呈木栓化而起着保护作用。当植物扦插时,愈伤组织可形成不定根;植物嫁接时,愈伤组织可使接穗和砧木愈合;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常可形成不定铩
【原球茎】(green globalr body):缩写为GGB,亦称绿色小球。1960年,Morel发现把兰花茎进行离体培养时,它们不是长成带叶的苗,而是形成一个扁形球状物,其基部生有假根。它们在形态上与种子萌发时由胚形成的原球茎相似,这种扁形球状物后来称之为原球茎。又指在蕨类镏滴锞ゼ獾淖橹培养中,产生像胚那样的原球茎的集聚物。每个原球茎衩分离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分化产生芽、根,而成为完整植株。
【原生质】(protoplasm):为在细胞中具生命的基本物质,在植物细胞中原生质呈胶状。原生质为具有双重分散性的复杂的亲水胶体。原生质胶体十镂榷ǎ同时具备多种物性,可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原生质主要由水及干物质构成,其中水是构成原生质的最主要物质,占75%~85%;干物质主要分为有机物与无机物两部分,其中有机物为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约占90%以上机物主要为钙、镁、钾、钠、磷、硫等。原生质的镆特征为具有一定的粘性与弹性,分散程度高,比表面积(表面各与体积之比)大;体颗粒表面具有双电层;有团聚现象∑状态变化,具有高度适应性。
【原生质体培养】(protoplast culture):脂采用去掉细胞壁,仅由质膜所包被的裸露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后,用变种方法锏迷偕植株的例证逐年啬。原生质体培养为研究胞壁的合成、质膜的结构、激素作用机理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手段,并为人类培育植物品种开拓了新的领域。
【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指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将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进行培养,诱导其茎、叶、花形成新的植物体的过程。
【遮荫】(shading):亦称遮光、遮阴。指在作物栽培中采用人为设置的遮挡物进行遮光,从而减少蒸发、降低温度以利于植株生长的技术措施。
【蒸发作用】(transpiration):植物通过地上部的叶片等器官,以水蒸气散失水分的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与锢淼恼舴⑾窒蟮牟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生物体进行的水份扩散,而后者仅为简单的物理过程。此过程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植物体本身生理状态的调控。
【植物激素】(phytohormene):是一类由植物体本身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它们能从生成处运输到其他部位,在极低的浓度下,锬懿生显著的生理效应,可以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已公认的植物激素通常分为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五大类。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指由人工合成的,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物质。它们在作物生产中可以起到促锊逯ι根、调控开花时间、塑造理想株型等作用。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矮壮素、B9、萘乙酸、青鲜素、乙烯利等。
【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指在较低浓度情况下能骊植物产生显著生理作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内源的植物激素与人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镏参锵赴全能性】(totipotency):亦称细胞全能性。指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包含着该种的全部遗传信息,从而具备着发育成完整植株的遗传能力。在适宜条件下,任何一个细胞都可以发育成一个新个体。植物细胞全能性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亦称组织培养。指将细胞、组织、器官等外植体接种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于无菌状态下进行培养,使所接种的外植体能够继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在现代作物生产中,植物组织培养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此技术可以进行快速繁殖、品种培育、脱除病毒等。根据外植体的种类,植物t织培养又可分为原生质体培养、细胞培养、胚胎培养、组织培养、器官培养等。
【植株再生】(plant regeneration):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的细胞、组织、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组织】(tissue):由相同类型细胞或不同类型细胞组成,在发育上具同一起源,执行同t生理功能的结构。种子植物有分生组织和永久组织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