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Floricultura公司蝴蝶兰栽培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10-10-07
荷兰Floricultura公司其网站在近期内大幅度更新,在其“Cultivation”与"News”两专栏,提供了许多技术资料,因此将其技术资料加以整理如下。
在行销方面,由此公司2004年与2007年的价格加以比较;货币单位为欧%。
一、2004年
1.组培苗:1250- 5000株,每株1.05欧元,5000株以上,0.8欧元。
2. 10-15公分叶幅小苗:1000-5000株,每株1.50欧元,5000-25000株,每株1.35欧元,10万株以上,1.30欧元。
二、2007年
1.组培苗:1000-5000株,每株1.05欧元,5000-25000株,每株0.9欧元,25000-10万株,每株0.85欧元,10万株以上,0.80欧元。
2. 10-15公分叶幅小苗:1000-5000株,每株1.5欧元,5000-25000株,每株1.35欧元,25000-10万株,每株1.30欧元,10万株以上,1.25欧元。
由两个时期的比较可知2007年的小苗,其销售价格稍有降低。
有关蝴蝶兰的栽培技术资料,整理成十项要点。
一、光线
光线对于蝴蝶兰栽培十分重要。在营养生长阶段,小苗至少需要4000 lux,然后再增加至6000 lux。光线太强引起生长缓慢,叶片失去颜色。对商业生产用温室而言,每年自2月下旬至10月上旬,屋顶至少要喷上白漆两次以上。而且至少要以一层或两层遮荫网减少进入温室的光量。在秋冬季节,使用人工光源可以改善生长状态。经过6个月的营养生长,兰株至少具有四片成熟叶片,即可以转移至催梗与开花作业区。在进行催梗作业时,兰苗至少需要4000-6000 lux光量。但是经验显示光量维持于7000-8000 lux对于催梗与开花品质帮助极大。使用更高光量的人工光源对于开花品质只有边际效益,但是增加了投资成本。
蝴蝶兰的光周期为14小时。以人工光源提供14小时以上的光源,不但使得生长速率减缓,而且导致叶片白化。
二、相对湿度
蝴蝶兰栽培与开花时期最佳的相对湿度范围为50-80%。相对湿度在短期内超过80%可以接受,而且不会产生问题。但是相对湿度如果持续太高,则必须进行除湿作用。可以同时进行加温与通风作业,而且同时维持温室内部空气循环良好。如果相对湿度低于50%的时间并不长久,并不需要加湿。温室内并不需要每日所有24小时都维持于50-80%RH范围。相对湿度造成问题都是因为湿度过度快速剧烈的降低或增加。
相对湿度的分布不均匀往往因为过度通风或是热量分布不均,因此增加了病害发生机会。
三、温室栽培系统
1.空间布置
蝴蝶兰栽培温室至少区分成为两个部份:
A.在营养生长区通常需要6个月的栽培期。
B.催梗与开花区通常需要5个月。
在空间利用最佳化的生产情况下,营养生长区与催梗开花区的空间利用比例为45:55。兰苗开花后的分级与处理都是在相同工作区域。
2.植床
兰苗放置的植床为固定式或是采用活动植床。使用材料并未限制,但是不要使;淹灌系统。
3.加温系统
加温系统的作业能力必须能够将营养生长区至少维持于27℃。在催梗区,日温为20℃,夜温为18℃。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变化,温度不能低于此低温极限。
4.遮荫系统
温室内部必须具有遮荫系统,用以节省能源以及减低多余的光量。有些温室使用两层遮荫网,可使微气候的控制更好。尤其其中一层最好采用有节能功能的遮荫网,温室上方装置外遮荫网,对于低温气候季节的温度控制更为有利,可避免在覆盖材料涂上白漆。
5. CO2系统
蝴蝶兰为CAM作物,仅在夜间吸收CO2,因此不需要补充CO2。
6.人工光源
人工光源是必备设备,尤其在冬季抽梗开花区要维持需求的光量。对于营养生长区也有帮助,尤其是促进根系的发育。人工光源的作业能力至少是4500 lux,以7500 lux作业可改善抽梗状况,得到更高的双梗率。给予蝴蝶兰更多的光量不见得对于作物有所帮助,更多的光量影响了叶片温度与温室微气候。更高光量不见得可得到更高的经济利益。
7.调系统
温室装置空调系统的目的在于在夏季维持催梗区夜间温度为18℃,日温为20℃。
装置此空调系统,无论夏季温度有多高,都可保证在11月与12月可以依照时程供应开花株。空调设备作业能力约为100 W/m2。有些温室公司甚至提高至150 W/m2。
在地中海地区,日温可以以水墙风扇系统加以调节,夜间再采用冷气设备。经由环境控制作业,开花株的供应可以更加稳定与及时。
不同的兰花公司可以使用不同的系统。对同一公司而言,温室所在位置不酰其设备规格也不相同。也可以与其他设备同时使用,例如配合屋顶洒水系或采用外遮荫网。
8.洒水系统
温室必须具备自上方撒水施肥的作业系统,撒水作业要能均匀化。
四、浇水
水质是蝴蝶兰生产最重要的因子之ㄧ 。只有雨水或是逆渗透水适用,其他水源都可能产生问题。贮水桶要有足够的蓄水量,最小规模为每周每平方公尺有15litters。
在营养生长阶段,水温最低为25℃,开花阶段最低水温为20℃,20-25℃之间;灌溉水不会产生问题。
水质中所能容忍之离子:Cl最大值50 mg/litter,Fe最大值为2 mg/litter,最大硬度为3oKH。
五、生产程序
1.组培苗
自组培场送来的组培苗,自组培瓶取出后,放入育苗盘内,介质的成分是90%树皮,10%水草,可以加上一些Perlite。在此育苗盘内栽培6个月。
2.二济
二济绲囊斗标准为10-15公分。二济缰苯右浦仓林本10-12公分的透明盆,盆器一定要透明,根系的发育才会良好。
有机混合物如果具有排水性与通气性则可施用于蝴蝶兰。基本的介质配方为树皮,混合水苔、椰纤、Peat fibre等。每一种介质配方对于通气性与保水、保肥力都不相同。
最佳的介质配方其三分之二为大粒质,例如树皮或椰纤,其他三分之ㄧ为吸水性物质例如fibte peat,水苔等。在荷兰,使用树皮的尺寸为0.6-1.2公分,水草的规格为每平方公尺为3- 4Kg。
二济缫浦埠罅⒓唇剿与施肥。通常为机械式设备浇水,也可以人力进行,同时观察植株生长情形。依介质情况与微气候变化,每4-7天浇水一次。
植株完成四片成熟叶即可移入催梗与开花区。营养生长栽培密度为64- 72株/m2,催梗时放置密度为32-36株/m2。进行催梗作业之后,6周即开始抽梗,再12-14周即可达到可销售期。
酪弧⒖占淅用率
株数/m2 时间(周) 需要面积比例
4济 64 25-30 45
催梗 32 6-7 15
开花 25 12-16 40
六、生产效率
现代化的温室使用活动植床,空间利用率为84%。以适当的栽培技术,每年每平方公尺可生产35-40株开花株。影响产量的因子有品种、生长速率、催梗能力与损失率。通常损失率为5-10%。以自动化分级系统,生产能力每年每平方公尺可增加为50株。
劳力需求指数为每年每一工作人员管理1100-1500 m2。影响因子为机械化程度与双梗的比率。
七、温度需求
因为栽培时期不同,温度调节因子也不同。
1.在营养生长区,夜间温度至少维持于26℃,12小时以上。在日间,温度维持于27-28℃。温度如果低于26℃,未成熟株容易抽梗。
2.在催梗区与开花区,夜间温度维持于18℃,而且至少12小时,日间温度为20-22℃。此阶段至少需要6周。在秋冬两季,夜温维持16℃,日温为18℃,也可促进抽梗。开花区与催梗区最好分别设置,开花区的温度可高于催梗区1-2℃,对于开花品质有所帮助,而且可加速开花时期。夜间温度若长时期低于18℃,导致生长缓慢,叶片白化,甚至花苞掉落。
依据以下温度设定方式,可以进行周年生产计划。生产者以月份为基础,每个月进行二济缫浦病⒋吖!⒖花等作业。因此生产者可以终年供货。
表二温度设定程序
夜温(℃) 日温(℃)
营养生长 26℃ 28℃
催梗 至少18℃ 20℃
开花 20℃ 23℃
固定光量调整
八、施肥
施肥与浇水是同时进行。肥料成份因季节与植株生长阶段而不同。复合肥料比单一肥料更为有效。
1.营养生长阶段
三种配方:A. Calcium nitrate(CaNO3),B. Plant prod或Peters 20-20-20与C. magnesium sulphate(MgSO4),以A:B:C=2:6:1之混合比例最佳,浓度为1g/1litter 。在冬季,部分的20-20-20肥料可以以17-5-34或18-5-35加以取代,以减少N肥使用量。
2.催梗与开花期
在冬季依照以上配方减少N肥。在温度极高的夏天也是如此,以减少N肥。如果在27℃以上的高温如果不调整配方,叶片会变为繁茂徒长。上述的配方其EC值为1.0。1依生长状态将EC值调整成0.8-1.2。自介质内收集的水质pH值需要经常监测。 pH值如果太低,在介值内需要添加Dolokai。其添加量为3 Kg/m3。
九、开花株生产时程
表三、自催梗至开花之时程
催梗1始 开花时期
4-5月 8-9月
5-6月 10-11月
7-8月 12-1月
9-10月 2-3月
12-1月 4-5月
十、病虫害管理
完善的栽培技术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使用化学药剂是特例而不是常态。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下:
问题 原因
花苞掉落 秋冬两季,由于光量不足
n是根系不良
California thrips 与TSWV病毒的病征相同
镰刀菌 由于氮肥过多,湿度太高,通风
不良所引起
蜗牛、蛞蝓 介质太湿,水温太低,EC太高
叶螨 在新叶发生
蓟马 在成熟叶发生
Scales / mealy bugs 发生于叶背,灰球形
黑翅草蚋 以Hypoaspis可以控制
白线虫 苍蝇的幼虫
毛虫 螨损害花朵与叶片
Galumna 球形,损害花朵与新叶
发现上述病虫害应与专家探讨使用的药剂与浓度。